三先生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沉重與失望:“你得了先生的尸解法,我們本以為你會吞噬掉夫子遺留的屍氣,以事功學問,徹底了結他對大齊的影響。想不到……”
他臉色悲苦,聲音低沉:“想不到,你還是走了先生的老路。你一手造就九大姓,將夫子的尸解之法重新消除,以家族的姓氏互相聯姻,延續屍氣。”
蘇景聞言,神色淡然,不置可否。
若不是三先生常年困守書院,未曾外出,或許早已察覺此事。
他做的雖是隱秘,九大姓之中還是有些人已經察覺。
比如謝家的謝鴻和謝靈兩兄弟。
李家兩位鎮國的柱石。
九大姓確實是他一手締造,門閥興起,不過是尸解之法的延續。
三先生道,“九大姓不凋亡,你便能繼續尸解。”
“就算九大姓破滅,只要後世子孫再次興起,你也能再次尸解。”
蘇景確只是感嘆,“先生尸解之法太過於周全。他將屍氣注入大齊、書院,以及天下的儒學之中。”
“只要大齊不滅,書院不倒,儒家不死,夫子便永存於世。這幾乎是十全十美、尸解的六次轉生,便是穩如泰山的法門。”
“可惜……”
蘇景目光中閃過一絲遺憾:“可惜,夫子遇見了二師兄。”
“二師兄的劍,九劍合一,可斬斷一切因果聯絡。”
這也是他們四人當年敢共斬夫子的原因。
蘇景對於書院的三位師兄之中,最懼怕之人其實是二先生。
他是唯一一位可以破解尸解轉生之法之人。
最不忌憚之人是大先生,他一生逍遙,卻掣肘最多,前半生被夫子所困。
後半生被自己所困。
四樓之上,燈火搖曳,映照出兩人複雜的神情。
“二師兄本該是這千年來最具備飛昇之機之人。”
二先生的劍不是夫子所教。
似乎天生地養一般。
觀天地而生的九劍,一劍一風骨。
三先生一聲嘆息,在空氣中迴盪,彷彿蓋上了這段塵封的往事。
四樓之上,再度陷入一片寂靜。
蘇景透過窗欞,望向群芳宴的方向。
盛會已臨近尾聲,只剩下最後三位花魁登臺獻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