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
時至深秋!
山上的柿子有熟透了,疏疏郎郎懸於枝頭,宛如盞盞紅燈,看著格外喜人。
漫山遍野,既有金黃樹葉落盡撒在上山的臺階上,又有果木飄香。
三真教不禁山上香客採摘果實,故孩童們嬉戲其間,往往滿載而歸,歡聲笑語迴盪在山林之間。
如今天下平定,五國歸燕。
終南山的香火更加旺盛,就算是後半夜,大殿同樣煙霧繚繞。
大鹿關之後,天下已經沒有能反抗燕國的勢力。
燕北軍,這支曾令諸國震顫的鐵騎,如今卻以仁德之名,實現了平穩的過渡,未讓戰火燎原,未讓生靈塗炭。
燕王威望如日中天,其恩澤遍及四海。
天下百姓皆頌其德行之高,敬其威望之盛。
經歷了漫長的戰亂,天下萬眾早就期盼統一。
願這太平歲月長存,萬世而不衰。
正午時分!
今日的終南山,倒是迎來了不少貴客。
韓國公主宇文璃淺,承燕國與百姓之擁戴,榮登韓國國君之位,開創歷史先河,成為韓國曆史上首位女帝。
登基伊始,她便廣施仁政,大赦天下。
韓國已向大燕俯首稱臣,國內軍政大權皆由燕王府統攬,於韓國設立都護府以治之。
保留國號,卻統一用建武年制。
今日,恰逢她登基滿七日之喜,特來終南山朝聖。
然而,遺憾的是,他們未能得見燕王之尊顏,實為一樁憾事。
此刻!
宇文璃淺一行人正欲辭別離去,緩緩步下終南山之山徑,行至半山腰處,步履悠然,走的也不匆忙。
欣賞起這終南山的盛景。
秋季是收成的時節,最是農忙,往來進香的商旅和百姓,也是源源不斷。
原本這座昔日不起眼的小山,如今已成為名揚天下的勝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何況此地既有“仙”跡,又有“龍”威,名副其實。
一行人之中,有她的恩師杜誨。
杜誨本乃大楚之人,大楚歸降後,宇文璃淺便將其接回韓國,以隆禮相待,並委以重任,拜相國。
此外,隊伍中還有楊文先,那位曾在白鹿書院傳道授業的先生。
他曾立下重誓,離開楚國後“絕不獻計,絕不獻策”。
當國家危難之際,他毅然挺身而出,將個人誓言置於家國大義之後。
他深諳君子之道,承諾之重,但在家國存亡之秋,他心中已明辨輕重。
隊伍中亦有數位韓國大族之成員,他們同樣是身居朝廷上卿之位。
此刻,他們面露失望之色,情緒低落。
未見燕王,此行最為遺憾。
杜誨對陸沉的敬仰之情,尤為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