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開始在院中練武。】
【儘管天寒地凍,足踏皚皚白雪,你卻褪去外衣,將烏黑的髮絲束於腦後,露出精壯的上身。】
【胸前和腹部的肌肉,早就鍛鍊的分明。】
【這也得益於陸華的悉心指點。】
【若是自己埋頭苦練,怕只是幾個熬筋樁便會讓身體手掌,腿部增大,變得臃腫,不合自身根骨,只會把自己練殘。】
【兩個月來,你體重橫生十來斤,體型卻一點沒變。】
【你身著外衣時,外人絕難料想,在這消瘦的背影之下,竟蘊藏著如此強健的體魄。】
【近兩個月的時間,你彷彿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你倒是不擔心會有人注意到赤裸上身,你現在聽力遠勝之前,你也來得及將衣物穿上。】
【再者,你們所居的小院本就地處偏僻,僅有一座馬場相伴,加之如今嚴寒,更是鮮有人跡。】
【主要是練武走樁,一呼一吸之間,不到一會就會汗水打溼衣物,冬日裡實在麻煩。】
【你開始一個接一個走樁,每一個樁功所練的位置和筋骨都不一樣。】
【《太祖聖猿樁》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之記載了立樁、走樁、睡樁等十二種呼吸法,每一種呼吸法皆有其獨到之處,動作姿勢更是講究至極,必須要分毫不差。】
【正是憑藉著這十二種呼吸法,方能熬煉經脈,重鑄骨骼,奠定武道之基,堅實如磐石。】
【下卷則是與之配套的拳譜,名曰太祖聖猿六式,每一式皆蘊含著猿猴之靈,剛柔並濟,威力無窮。】
【你已經將十二個呼吸法全部練會,六式拳法也已經掌握。】
【武道九境分上,中,下。】
【下三境,也被稱為小三關,有“練筋”,“鑄骨”,“氣血”三關。】
【乃是武道開始的三道雄關,一旦跨越“練筋”之境,便可捶打自身氣血,使之日漸精進。】
【你在這三境中的第一境,耗時最長,足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然而,後面的兩境,你只用了十五日的時間,便接連衝破,氣血升騰。】
【陸華說,你能有這個修煉速度,一部分原因可能要歸功於,觀想二先生的兩門劍意。】
【二先生學劍極晚,可是學劍又極快,可能就和這門獨創的觀想之法有關。】
【這門觀想之法,既可以修煉神魂,又可以磨礪肉體武道。】
【現在你渾身冒出熱氣,即便身處冰雪之中,亦無所畏懼。】
【如今你的氣力,已經能將院中的石桌和水缸輕鬆舉起。】
【力能扛鼎!】
【十二個樁功走完,便是練習《太祖聖猿樁》記載的六式拳招。】
【六式精通之後,便是合一,你花了一天時間推演,終於學會了六式合一之“聖猿摔碑手”,六式疊加在一起,打出近兩牛之力。】
【武道小三關的極限便是一牛之力,六式合一能增一倍之力,硬生生打出兩牛之力。】
【你試著對著門口的一塊厚半尺的大青石,擺開架勢一掌下去,青石直接斷裂。】
【後來,在陸華的指點下,你再次嘗試,這一次,你只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手掌印,而青石板本身依然完整無損。】
【然而,當你翻轉青石板時,卻發現其背後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洞,這一招的穿透力之強,可見一斑。】
【你熟練地練完六式拳招後,吐氣納息,收功而立。】
【你已大汗淋漓,頭頂更是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你還有幾日便能把第三境“氣血”練止圓滿,可是後面的中三境,卻無對應的修煉之法。】
【中三境,就不是全靠練樁能夠抵達的境界,若是胡亂修煉,只怕會傷到己身。】
【沒有後續功法,對於現在的你倒成了一個難事。】
【陸華自然有直達九境的功法,不過是三真教的傳承,需要拜入三真門下,這是你不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