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原帶著一眾僕人,呼嘯回到自己的院中。
謝府,大院之中,除開袁夫人外,就是這位諸葛夫人。
謝府的除謝老太君,居住的正房外。
東西各兩院。
東院便是大院。
諸葛夫人信佛,於東院一隅精心修築了佛堂,每日清晨,清涼寺的僧侶們便踏著晨露而來,虔誠地點燃一炷炷香火,梵音嫋嫋。
佛堂左側“龍位”,過聯通之“月亮門”,則見一影壁牆,其上雕刻一條斑斕臥虎,意在阻擋“煞氣”,護佑家宅安寧。
諸葛夫人不修正門,意在使香火不斷,福澤綿長,惠及謝原。
再往裡行,穿過“垂花門”,便是謝原之別院——壽安閣。
其間尚有階梯,步步登高,地勢僅次於幾處院落的地勢。
庭院深深深幾許。
像謝府這種人家,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
距過年尚有三日。
諸葛夫人早早守候在謝原的院落之中,給謝原送來過年的幾套冬季的新衣,去年就在江南織造局趕工,耗時一年才製成。
然而直至夜幕低垂,也未見謝原歸來。
諸葛夫人身著秋板貂鼠昭君套,頸圍攢珠佛勒子,頭戴鳳頭碧玉簪,雖是已育有兩子,今天已三十出頭,但容顏依舊如雙十年華的模樣。
她面上未施粉黛,氣質端莊嫻雅。
她輕聲詢問:“少爺還未歸來嗎?”
一旁服侍的下人忙答道:“原少爺下午去了澄院,觀少爺那裡,才歸不久,現在仍在塾房內。”
諸葛夫人手中捻動的佛珠稍停,微微一愣,道:
“少爺不是最不喜讀書,從不去了塾房,此刻都這個時辰了,還在那裡嗎?”
一旁有喜笑顏開的僕人,喜孜孜地答道:
“據席先生說,少爺正在塾房專心讀書,前去催促的下人都不敢打擾呢。”
“真有此事?”諸葛夫人驚訝道。
“趕緊的,讓平丫頭快些回來,莫要打擾了原兒讀書。”
諸葛夫人臉上露出喜色,要知道自家的兒子可是素來討厭讀書,在學堂的儒家書籍上胡塗,寫了幾個大大的“俗”字。
今日怎會轉了性子!
“今日你們走路都輕些,莫要驚擾了少爺讀書。”
諸葛夫人吩咐道,“再把爐火燒得旺些。”
她臉上滿是欣喜,繼續說道:“今日你們都有賞。”
一眾下人聞言,連連稱是,心中皆感歡喜。
諸葛夫人憶及數年前,書院中那位先生之語。
“倘若那天原小子真有心向學,便將其收為關門弟子。”
那位先生昔日曾為夫子駕車,年少讀書時即有白鹿相伴,曾於鹿臺醉酒,一劍斬落一片雲,降下勃勃春雨。
後來心灰意冷,折劍隱居於陋巷之中,但以其昔日之名,即便非夫子親傳,夫子之四位弟子亦需尊稱一聲師兄。
若原兒得其庇護,前程自是一片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