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康城。
宇文璃淺這一行從主城的官道一路暢通無阻來到驛站。
今天已是第三天!
一行人沒有啟程動身去往燕王府,因為宇文璃淺在等大楚的學子使團。
宇文璃淺之前在大楚白鹿書院求學,這次來人之中就有昔日的先生。
大楚使團除開荀禮這位大楚重臣外。
白鹿書院學子的領首者乃公孫世家之嫡孫,今已榮升白鹿書院學督,兼掌戶部侍郎之職,名望與家世皆顯赫一時。
璃淺對此人並無好感,以其行事張揚過甚。
他所的崇敬的那位師長,雖是在大楚白鹿書院求學,家境寒微,卻有一身豪壯之氣,處事豁達,讀書用功,精通時政,善詩詞,寫下過幾篇名動大楚之作。
然此人淡泊名利,不願涉足官場紛爭,學成後歸隱鄉間,開設私塾,以教幼童為生。
宇文璃淺卻知其才,離開大楚親自走入巷子裡拜訪過這位師長。
想他去韓國為官仕途,被其拒絕。
未料!
此番大楚使團蒞臨燕地,師長竟赫然在列。
不過想來也是,師長在白鹿書院讀書之時,五國人物也是最為推崇這位“大慶少保”。
第二日乾元的使團便到了,領頭的是乾元的第三親王武隆。
武隆在乾元權利極大,軍中九大柱石之首,深得女帝信任。
她帶學子游歷乾元之時,都沒有見過此人,想不到竟然來了這裡,可想乾元對燕第的重視。
這三日裡!
宇文璃淺並未在驛站內久留,而是換上了便服,悄然步入佳康城內。
眼見百姓生活富足,笑容洋溢於面。
行至江邊,只見碼頭上腳伕們忙碌之餘,也不忘歇息片刻,談笑風生間,衣襟半敞,內裡竟是細軟的絲綢。
宇文璃淺攜侍女穿梭於熙熙攘攘的大街之上,官道兩旁空氣清新,道路下面排水和有專人打掃之故。
路上拉車的馬匹品種繁多,甚至不乏七八匹駿馬並驅的壯觀景象,初時宇文璃淺還覺驚訝,如今卻已習以為常。
午後時分,宇文璃淺見一群孩童在名為“公苑”內嬉戲打鬧,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這“公苑”乃是城主府斥巨資數百萬兩白銀所建,專為百姓聚會遊樂之用,內有避暑涼亭,亭中飼養著各式花草貴樹,佔地廣闊,足有上百畝之巨。
宇文璃淺望著這一幕,心中不禁生出幾分疑惑。
在寸土寸金的佳康城,竟建專為百姓玩樂,實屬罕見,卻是為何?
反觀佳康城的府衙!
卻是另一番景象,府衙建築低矮,要不是上面的牌匾上的幾個大字,難以認出這是衙門之地。
不似一座如此大城的府衙!
宇文璃淺心中疑惑,遂向當地商販打聽緣由。
“燕王有言,衙門不必高,以免百姓心生害怕。”
宇文璃淺聞言,目光掠過眼前這簡樸的府衙,心中暗自比較,它與韓國的官府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