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上,波濤洶湧,水浪淘淘,景象頗為駭人。
兩岸皆設柵欄,水流湍急,聲如雷鳴,走的近就聽不清講話。
今日兩岸!
嶽塘江百姓都都湧了過來,數萬人,從高處望去,人頭攢動,看起來密密麻麻。
好不熱鬧!
在過江之處,一座巨大的浮橋正在緩緩升起,長達八九十丈,數千民夫奮力拉拽,他們咬緊牙關,汗水浸透了衣衫,口中喊著雄渾的號子。
“一——”
“二——”
“起——”
看著被拉起的浮橋,百姓都是驚呼。
有漢子心生悔意,報名晚了,今日拉橋的酬勞實在太高,一日便有十兩紋銀,簡直就是天價。
有小孩興奮在騎在大人的肩上,越過前面的人群看去,一個個腦袋的縫隙中,只見一把一把鎏金錯銀的陌刀透著寒氣。
入橋口。
三千披甲持刀的衛士站在兩側,留出一條道路去往浮橋。
剛剛有幾個不知深淺的痴漢,想要擠進側道“顯擺威風”,卻不料剛踏入,便被衛士們手中明晃晃的大刀拿住,面露驚恐之色,壓進了兩邊的囚車之中。
倒是有人拍手叫好!
來往百姓多紛紛猜測著,今日這不同尋常的盛況。
所謂何事!
就連嶽塘江的青樓酒家今天全都不營業!
在不遠處,數十家酒樓特意擺下了長達十幾裡的酒席,全都免費供人吃喝。
嶽塘江大部分青樓酒家,都是秦五爺的產業。
一眾披著輕紗的女子,如同“仙子”一般在浮橋一側搭建臺子上載歌載舞。
平常難以見到的魁,也是得以露面,吸引著入們的目光。
舞臺後。
一美嬌娘問道
“姐姐,今天是誰來了,怎麼這般熱鬧。”
一名梳瓊額,插著一把玉簪的美姿容的女子輕輕搖了搖頭。
“不該問的就不要問!”
“不過義父吩咐下來,不可出一點差錯。”
幾位煙柳旦連忙應下來,自然知道那位“義父”是誰。
舞臺後。
只留下那名美姿容的女子一人,她獨自站在角落,目光遠眺,注視著渡橋一側。
那裡有一隻轎子靜靜地停放著,兩邊有十幾個漢子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不敢有絲毫差池。
轎中之人,便是“義父”。
那位兩廣黑白兩道的總扛把子,秦小五,秦五爺。
在外人眼中,這個名字或許只是江湖綠林間的吹捧之語,然而對於女子來說,她深知這幾個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