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都不知所謂,不知道為什麼聽完大宛使臣的話之後始皇帝臉色突然有些不好看了,因此朝堂之上方才的輕鬆氣氛一下安靜下來。
而陳旭也是臉皮微微一抖站起來,看著幾個大宛使臣對通譯說:“你問問他們,方才他們說的搪瓷小鍋、水壺和茶缸大宛人是從何得到的?”
“是!”通譯趕緊和大宛使臣嘰裡咕嚕討論一陣之後轉身對著陳旭拱手說,“回左相,他們說這些搪瓷都是西域商人轉賣給他們的,每個價值五兩黃金,當然也可以用各種等價的寶石交換,這些搪瓷不僅在大宛好賣,在康居和大夏等地也很受歡迎,一個可以買到七八兩甚至十兩黃金……”
“譁~~”
朝堂之上瞬間一片譁然,許多人都把眼神落在陳旭身上,相互之間還低聲嘀咕討論。
“實在想不到,一個搪瓷茶缸竟然可以賣十兩黃金。
“是啊是啊,原來一直以為清河侯黑p眼兒,沒想到這些蠻夷商人更黑p眼兒!”
“然,太黑了,十兩黃金啊,老夫一個月薪俸也才這麼多!”
“看來我等的確不適合行商賈之事,真不知道西方那些蠻國之人如何買得起,難道滿地都是黃金咩!”
“咦,高戶部此說的確有幾分道理,我曾聽聞民間有傳說,西方有身毒之國,喜養孔雀,其國人人皆都掛滿金飾,謂之曰黃金之國,王宮甚至都用金磚鋪地……”
“我擦,竟然恐怖如斯……”
“嘶~,恕罪恕罪,某流口水了……”
朝堂之上嘀嘀咕咕之聲四起,隻言片語落在陳旭耳中,瞬間臉皮黑的眼珠子都快看不見了。
尼瑪一群不懂做生意的夯貨,物以稀為貴的道理都不懂咩,什麼東西稀少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值錢,越少越值錢,玉石珠寶如此,搪瓷玻璃更是如此,至少在西方諸國,瑪瑙寶石還有出處,這搪瓷玻璃基本上就如同天神的恩賜,可求而不可得,憑藉商人的嗅覺和眼光,將一個在大秦不過百十錢的搪瓷賣到幾千錢一點兒都不奇怪。
在人類歷史上,這種掠奪是西方大航海興起之後所有探險家的共同做法。
西班牙探險者到達美洲之後,用大量廉價的玻璃製品從美洲土著手裡掠奪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因為土著不懂啊,只看各種製作精美的玻璃製品晶瑩剔透非常漂亮,就以為是非常珍貴的物品,殊不知這種東西就是用普通的砂子熔鍊出來的,基本都是最廉價的工業品。
而西班牙殖民者也正是透過這種低價值高回報的掠奪來的黃金大量購買船舶打造武器,從美洲掠奪大量黃金和人口販賣到歐洲,迅速成為了歐洲和海洋霸主,達到了有史以來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
而西班牙的舉動很快就讓歐洲諸多國家眼紅,英國法國葡萄牙荷蘭都紛紛出海搶劫,與世隔絕的美洲大陸就成為了歐洲強盜發家致富的金礦,大量的海盜也隨之在加勒比海橫行,透過搶劫過往的殖民商船發財。
透過大宛使臣的說法,陳旭此時心裡已經大致清楚為何江琥李信的兩路大軍裝備的搪瓷裝置會損壞丟失的如此快當了。
根本就不用太用腦袋去想,一定是被兵卒偷偷賣掉了,而且或許還並不是偷偷賣掉,甚至是還有各級將領參與明目張膽的大宗走私,不然一年為何會損失上萬套。
而這個想法其實不光陳旭有,一直坐著沒怎麼動的馮去疾甚至還意味深長的轉頭看了一眼陳旭。
皇帝透過使者的回答自然也差不多聯想到了蒙恬那封奏書的內容,因此臉皮也微微抽搐著變的越發冷峻起來。
所謂財帛動人心,當初為了解決西軍遠離故土面對惡劣環境水土不服的情況,朝廷耗費巨資打造了搪瓷小鍋、軍用水壺和茶缸和壓縮軍糧,先後安排數萬頭牛馬和數萬兵卒刑徒奴隸運送七八千上萬裡去西域軍營,這些糧食裝備的確極大的改善了將士的生活,但今日看來,這些軍用裝備竟然成為了西軍將士兵卒牟利的物品,竟然會私自偷偷賣給西域的商人,偷偷賣就算了,竟然還有長史和將領以損壞和丟失為名三番五次要求朝廷生產補充。
皇帝此時是五內翻滾,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去處理這件事。
所謂法不責眾,這數百萬錢的損失必然是已經無法彌補了,該賣的都已經賣掉了,也不可能安排御史去軍營挨著收回來,而且到底其中參與的有哪些級別的將領和軍官,特別是蒙恬到底知不知曉,或者說他參與的有多深。
作為掌控西軍的大將軍,雖然蒙恬坐鎮隴西軍營本部,但常年都有信使來往兩路大軍傳遞軍情,而且兩路大軍都有護軍都尉和監軍,蒙恬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北軍剛抓了王離,若是西軍再處置蒙恬……
始皇帝瞬間感覺心頭有些發慌,身體也同時有些發冷。
“朕橫掃六國一統華夏,成就大秦如今之鼎盛基業,這時間短短才不過八年時間,為何以往軍紀嚴明戰無不勝的軍隊會變成這樣,不光軍卒都開始不遵軍令私賣軍械挑釁民眾,就連主將也全都開始營私舞弊欺瞞朝廷……,為何會這樣?朕到底該如何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始皇坐在自己的龍椅上,捻著鬍鬚眼神忽明忽暗,臉色也變幻莫測。
“陛下是否還有其他詢問之事,若是沒有,臣便安排大宛使臣離開!”一個聲音將始皇帝從糾結臆念中拉扯回來,是禮部令楊竹。
“先帶下去休息吧,安排典客署在清河園置辦酒宴招待,至於他們求購之物等朝堂商議完畢再答覆他們!”秦始皇臉色恢復平靜之後擺手。
一群大宛使臣在聽通譯翻譯完始皇帝的話之後,也沒敢再次懇求,一起行禮之後離開朝堂。
因為搪瓷的事情,始皇帝似乎也麼有了太多處理政務的心情,半個小時之後午朝結束,所有的文武大臣也都三三兩兩的交談著離開朝議大殿各自返回署衙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