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茶喝到冰涼,江璞說完自己該說的之後也起身告辭回去上差,而陳旭則坐在房間裡足足半個時辰之後才回清河侯府。
這件事的幕後推手,極大可能就是王翦。
他在用王氏一家的功勞和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來打消皇帝對雁門關之事的調查。
因為滿朝文武包括皇帝,王翦唯一看不清的人就是陳旭,他想在自己臨死前讓此事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可惜的是陳旭並沒有把那封奏書拿出來,而是自己偷偷的安排人前去雁門關打聽情況。
王翦的安排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由此猜到陳旭可能不會就此罷手,因此在臨死前才會請求陳旭將來對王離手下留情。
“老子果然還是太小白了啊,臨死前還要擺我一道!”
回到侯府,陳旭把自己關在書房之中,翻看著自己整理的軍隊改革計劃,心中有無數頭二哈在狂奔亂跳。
眼下雁門關的事經過江璞的解釋和他自己不斷的分析之後,發現眼下自己有點兒前後為難,繼續調查下去,即便是查清楚了,如果得不到皇帝的支援,那麼只會得罪一大群人而沒有絲毫的效果,但如果不去查,陳旭又覺得和自己的理念不符合,如果讓事情繼續發展下去,誰也不敢保證憤怒的趙地人會不會起兵造反,如果真的發展到那一步,必然又會是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百姓家破人亡,死傷不計其數。
因為這件事和項氏造反不一樣。
項氏是主動造反,在民間的支援力度並不夠,但即便如此,短短月餘還是召集了上萬匪徒席捲三郡十餘縣,數十萬人受到牽連,死傷無計其數。
而如果趙地的民眾發生暴亂,這屬於一種積累已久的仇恨怒火,而李牧在趙地民間的影響力幾乎就是和神一樣的存在,一旦點燃火星,必然呈燎原之勢,整個舊趙範圍內都可能會風起雲湧起兵反抗,波及的範圍絕對要比項氏大得多。
而陳旭如果明明知道極大可能會出現這種結果而無所作為,那麼他和蒙毅馮去疾這些皇帝的封建走狗又有什麼區別。
麻痺的,老子都是已經死過一回的人了,還在乎這些當球,大不了就是得罪王氏而已,陳旭最後重重一拳頭錘在書桌上,把站在門外的兩個侍女嚇了一大跳。
如果有些歷史時間註定無法改變,那麼始皇帝可能就只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後世的歷史雖然沒有記載王賁的死亡時間,但絕對沒有活到秦始皇死的時候,也就是說將來自己面對的也只是王離這個紈絝三代而已,不說戰鬥力是渣吧,但絕對不算太強。
而如果軍隊不進行改革,繼續這樣下去必然會積累更大的問題來,戰鬥力下降不說,軍隊和平民的關係也會變得非常惡劣,這不利於陳旭改革大秦的計劃。
可惜自己在朝堂的根基太淺了,這件事就只有他一直都被矇在鼓裡,而且沒有太強大的支援力度,全靠皇帝的信任有些事很難推動,因為有些事皇帝也不太支援甚至刻意迴避。
其實這件事只要馮去疾或者蒙毅兩人有一個支援自己,那麼絕對會調查處置的非常順利,可惜沒有。
但事到如今,陳旭決定豁出去一個人單幹了。
馬騰和李順去了雁門郡打探情況,如果不出預料,最多十二月份就會傳回來訊息,等綜合各方面的資訊之後才會有更多的把握去推動這件事,得罪王氏,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如果不能在始皇帝死之前搞定這件事,恐怕後面變數更大,一旦始皇帝殯天又沒有立下太子,到時朝堂混亂之時國內再有造反的事情發生,說不定整個大秦就會亂成一鍋煮,畢竟自己這頭穿越過來的小蝴蝶……嗯,外賣小哥在大秦胡亂撲騰的太厲害,大秦已經完全看不透了,他眼下就是兩眼漆黑一片,再也不知道大秦到底會發展到什麼地步,唯一讓他清楚的是肯定不會出現楚漢爭霸的局面了。
項羽如今去了東瀛,劉邦還在蹴鞠商業廣場當總經理,這兩個人的身份地位早已面目全非,不可能再跳出來互相剛了。
而和陳旭喝了半壺紫雲仙茶的江璞整個上午上差都有些精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