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結束後。
影廳裡的家長們站了起來。
他們牽著小孩的手,打算離開現場。
其中一個小孩則唸了起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在這樣的氛圍下,就連一些年輕情侶們也都念了起來。
“白雲千載空悠悠~”
“我來考考你,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下一句是什麼?”
“我去,我好像又忘了。”
座位上,陳浩很是感慨。
他回想起滿是抱負的李白,在這一生中,充滿了浪漫色彩,本想施展自己的才華,但最後卻懷才不遇。
但好在李白的性格並沒有擊垮他。
反而留下了不少千古絕唱的詩句。
隨後他便看向一旁的舍友。
只見劉子軒眼睛有些微紅,他吸了吸鼻子說道:“媽的,明天我們再去投簡歷,我就不信了,我們找不到一個好單位!!”
要知道在看電影之前,劉子軒還是一副頹廢的狀態。
如今看完電影后,卻打了雞血一般。
陳浩也調侃道:“老軒,怎麼樣?這部電影如何?”
“好看,媽的看得我難受死了。”劉子軒無奈的說道:“我們從大學畢業出來,會不會一生抱負,最後也淪為社畜啊。”
陳浩則笑了起來:“也難說,不過走一步是一步吧,我們也不是李白,哪有那麼多驚濤駭浪的經歷。”
“走吧。”
“好。”
走出電影院,其中一個小孩則問著他的媽媽道:“媽媽,以前的大唐真的很繁華嗎?”
他的媽媽點點頭:“是呀,以前的大唐很繁華。”
“那大唐的首都在哪呀?”
“就在長安。”
“我們寒假去長安玩可以嗎?”
“好。”
小孩子們或許看不懂李白、高適等人的背景經歷,但他們沉醉在詩詞的氛圍裡,聽著熟悉的詩句,看著那些古人們以前的經歷,倒也很是開心。
然而這部電影真正能夠共情的群體,卻是成年人。
有二十來歲,正值青春的年輕人。
也有三十來歲,上有老下有小,身上揹負著重擔的中年。
更有六十知天命,七十古來稀的老者。
他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內心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認為年輕時候的李白和自己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