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絕地求生》裡面的弓弩造型,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陽斡說著,領著拓拔嶽來到了一個靶場。
“這麼說來,這些造型不光是為了美觀,還兼具了實用性?”拓拔嶽問道。
“大人先看看這把弓……”陽斡從架子上拿過一把裝好弦的長弓,遞給拓拔嶽。
這把弓的造型很獨特,中部往內凹,兩肩凸成弧狀,逐漸往裡面收。
收到末端之後,弓梢又往外翹,而弓弦也正好卡在弓梢外側的槽口上。
“這外形,和我們常用的弓區別很大。”拓拔嶽試著拉了下弓弦,發現比預想得要輕很多。
這個世界的弓發展緩慢,一直都是走直拉弓的路線,造型就是一段光滑的弧線,裝上弦就繃成個半月形。
要想提高威力,只能靠加長弓身或改進弓身的材料。
而沈牧在遊戲中安排的,則是和直拉弓差別很大的“反曲弓”。
直拉弓結構簡單,製作容易,但最大的問題在於用力不均勻——拉開的幅度越大,就要用更大的力來拉。
比如說,拉開用了20磅的力,再往後拉就要25磅、30磅,拉滿甚至有可能要40磅的力。
相比之下,反曲弓在上弦之後,就等於是已經開了一半弓了,能有效地減少射手的疲勞。
而且,反曲弓弓臂兩頭的弓梢利用了槓桿原理,使得開弓時的用力變得均勻:
比如說,反曲弓用30磅的力拉開之後,後面也只要用30磅的力一直往後拉就行了。
這意味著,反曲弓可以比普通弓造得更短,卻可以擁有更大的威力。
當然,如果是前世的滑輪複合弓,利用偏心輪,將更加省力——一旦拉開,越往後拉,需要的拉力越小。
只不過,沈牧不想搞得太浮誇,便沒有采用滑輪複合弓的形式,而是用了歷史悠久的反曲弓造型。
“大人,這都是同樣拉力的強弓,可以對比一下。”
在陽斡的示意下,下屬們取來一把元禎帝國軍隊配備的制式長弓。
拓拔嶽將兩種弓都先後嘗試了一番,發現這新款的弓果然要省勁不少。
同時,他還分別試射了一下箭矢,相比之下,由新式弓射出的箭矢,威力要更大。
“另外,我們還觀察到,遊戲裡面射箭的手勢很有意思……”陽斡一邊說著,一邊叫上一個武官,演示了一下新的射箭手勢。
這種手勢以拇指勾弦,拉弦時用食指和中指壓住拇指,箭桿和手同側,搭在拇指根部。
拓拔嶽注意到,武官射箭時沒有戴皮手套,只是在拇指上戴了一個扳指。
只見武官稍作瞄準,右手猛地張開,箭矢“嗖”地一聲射了出去,正中靶心。
“原來是這樣……”這時候,拓拔嶽心裡已經明白了新姿勢的好處——不光拉弓搭箭時的穩定性高了,準確性也提高了不少。
元禎帝國之前一直採用的是三指射箭的姿勢,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並列勾弦,箭桿和手異側,搭在食指上。
由於放弦時,弓弦回彈的速度高於手指伸直的速度,手指總會勾到弦上,產生側滑干擾。
這種情況下,拉弦的手指越多,造成的干擾就越複雜,命中率也容易受到影響。
新姿勢只用一根拇指勾弦,就算產生干擾,經過訓練之後也能矯正誤差。
這樣一來,準確率自然能提高不少。
而且,這種射箭方式,相當於用弓身和手卡住箭矢,穩定性很高。
即便是在馬上顛簸時,也不影響射箭。
這兩種射法,其實就是沈牧前世的地中海式和蒙古式。
地中海式用兩根以上手指常用三指)拉弦,上手簡單,更加容易施力,適合直拉弓,而且箭矢尾部最好有凹槽來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