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的造夢師必須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利用皇城提供的素材庫資源,來製作一款指定型別的遊戲。
皇城的素材庫相當充實,各種場景、人物、武器模型都應有盡有,甚至連配樂、配音都考慮到了。
只要時間充足,利用這些素材,就算造夢師的“建模”能力很差,也能打造出畫質一流的大製作。
當然,正常情況下,對於大部分的造夢師來說,一個月的時間太短了——他們還要想創意,想劇情,這些都是需要靈感的。
這時候,就很考驗造夢師在短時間創作遊戲的能力。
在造夢閣的高層看來,這種測試形式能極大地降低造夢師在“畫面塑造”上的缺陷,著重於考察“玩法”的創新——而這正是造夢師最重要的能力。
只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皇城五大公會實力雄厚,他們都給自己方參賽的造夢師配備了一個“智囊團”。
在初試開始前,這些人會提前制定好遊戲的全部內容,每一個型別都制定一份,全部覆蓋!
等九王爺宣佈初試的遊戲型別之後,參賽的造夢師,直接用現成的創意就行了。
這就預留了足夠的時間,可以精雕細琢遊戲中的畫面,從評委中賺得更多分數。
各個關城的代表就吃虧在這裡,他們要麼出現天才之間“窩裡鬥”的情況,要麼就人才凋敝,選出來一個就不錯了,根本湊不出“智囊團”。
當然,他們也都會提前準備好某個型別的遊戲思路來“賭一把”,如果運氣好押中了,那便贏在起跑線上。
初試作品完成後,會統一在皇城進行發售,價格都定為二十枚銅錢,並統計十日內的銷量和活躍玩家數量。
根據這兩項資料排出名次,造夢師獲得對應的積分,加上評委的評分後,便是選手的初試成績。
只有初試排在前十名的選手,才有資格進入決賽。
決賽幾乎沒有任何限制,選手們完全可以盡情放飛自我——只要做出一款頂級的遊戲。
唯一要求就是,造夢師必須單獨呆在“封間”內,親手將遊戲製作出來——不管創意是不是他的,起碼遊戲得是他製作的。
當然,主辦方不會提供素材,這部分就需要造夢師自己準備好,帶入“封間”內。
決賽的製作週期是兩個月,作品完成後也是統一在皇城發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根據一個月內,遊戲的銷量和活躍玩家數量來評分,加上初試的成績,以此確定最後的勝負。
不得不說,造夢閣貫徹“遊戲就是為了賺錢”的理念,基本上將比賽的評判權交給了玩家們。
這樣也儘可能地減少了比賽中的黑幕——若是花錢請玩家去買遊戲、玩遊戲,這代價比第一名的獎勵要高得多。
五大公會不屑於去刷資料,而其他的造夢師則很少有這個實力和意願去刷資料。
當然,這些都是不是沈牧需要考慮的問題。
他現在正和一大堆人一起,坐在造夢閣內院的一座大廳裡,等待著九王爺過來揭開初試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