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快來救我。”
絲絲心靈波動,一會出現,一會消失,比夢地的波動還要難以捉摸。
季寥眉頭一皺,白子虛這傢伙到底在什麼鬼地方。
他自己最近也因為這心靈波動,弄得有點浮躁,主要是這波動太奇怪了,如果說夢地的波動有幻假成真的特異,那麼白子虛傳出的心靈波動便好似直接觸及宇宙的本質。
那不是單純生自白子虛的心靈波動,還有別的奧妙在裡面。
好似一種語言。
稍微帶一點熟悉感。
季寥追溯過去世的記憶,始終找不到這點熟悉感的出處。
“我的宿世記憶有缺失?”
季寥做下判斷。
一個人經歷越多,身上的資訊量就越大,因為不知名原因遺失掉一點,太正常不過。
而且修行到季寥這地步,已經很清楚,以自身本性為根基,其實會長出許多不同的結果,如同植物主根外還有許多根鬚,這些可能延伸到很遠的地方,亦可能很快斷掉。
甚至時間線也不會是單一的直線,或者說有多條時間線。
站在上游的人可以重新編織時間線,但要做到這一步,最起碼得是混元無極,甚至是超脫者方可。
已經發生過的事還會再次發生,既是歷史的重複性,也是時空的多元性質決定的。
因此神道才有既是一,也是萬的說法。
萬劫不磨的玄妙正在於此,不磨的不是肉體,而是認知到生滅的虛假性。
正如一塊木頭燃燒為灰燼,但構成木頭的物質真就不存在了麼,其實不是,這些物質還是存在,不增不減。
只是認知到這一點,雖然可以稱為萬劫不磨,但還是堪不破物象。
更進一步抵達道家的太虛或者佛門的無相,才能入其門徑。
而修行並不能使人跨過這一步。
若不能跨過這一步,身上的資訊量便會越來越大,直到物極必反,便終會有物象消散的一天。本性雖然不損,卻還是需要重頭再來過。
萬劫不磨,終歸不是永恆啊!
季寥嘆息,他終於明白強如白骨如來為何也會隕落。
不邁出那一步,終歸逃不開幻滅。
躲過這一朝,難逃那一日!
季寥在面前展開白淨的宣紙,寫下——“自在”兩字。
兩字跳脫,好似隨時能從宣紙中飛走。
季寥閉目,心神如兩字一般,似風一樣輕盈自由。
…
…
白衣少年不情不願地被拉到了小美女家的客廳。
小美女瞪大眼睛,不知道師兄準備幹什麼。
貓兒似乎對周圍的事沒有興趣,高冷的看著他們。呵,一群愚蠢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