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後的三艘方舟在到達非洲之後,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可問題隨之而來。
首先是人口結構問題。
在電影裡面能夠登上方舟的,只有那些有錢的大佬,他們貢獻出了建造方舟的資金,每張船票10歐元。
其次,能夠登上諾亞方舟的是各國領導人,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和其他類似的人,擁有優秀基因的人,還包括了動物、植物基因庫,因為方舟要保護地球一部分物種不滅絕。
不過這些人都應該感謝有錢人,是他們拿出了每人10億歐元,這些才是真正出錢造船的人。
可就算如此,最後關頭那個反派美國副總統竟然還不想讓他們上船。
方舟由世界範圍投資中國承造,到世界末日時只成型4艘。
劇情主角們乘坐的是“美國方舟”,只用來承載美國公民,對此周米強烈鄙視之。
其他兩艘方舟為聯合式,一艘承載中國,日本,俄羅斯。
另外一艘承載義大利,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西班牙六國。
還有一艘在地殼運動時被砸壞了頂部,裡面的乘客是誰就沒有交代的必要了。
全部人口大約在30萬人,最多加上後期又放進去的工作人員,總數都不足40萬。
換句話說,倖存的人類人口結構,是每一個勞動者頭上有三個領導者。
其次是國家制度的問題。
三艘方舟組成了一個聯合國一般的團體,在洪水的危機來臨時他們還能夠團結一下,一旦來到新大陸安全了之後,人類的劣根性就會故態復萌。
目前,新大陸上有三個國家,中國,日本,俄羅斯的共和制國家,美國人為主的總統制國家,以及由歐洲各國人組成的聯邦制國家。
從2012年到世紀中葉,兩代人的時間足夠消磨掉老一輩的交情,現在三國之間充滿了火藥味。
畢竟新大陸就這麼點地方,倖存的人類想要發展就必須合理利用資源。
如果是在一個大統一個制度下還好,偏偏登陸之後各國領導人都想要獲得權力,分裂就成為了一種必然,沒有人不想做老大,多一個人吃飯,自己就會少吃一口。
這也是他們在新大陸上,卻沒有想過去搜尋倖存者的理由,對於那些洪水之後的倖存者來說,新大陸人和他們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最後就是科技進步的問題。
底層人口數量的缺失,使得能夠成為科研工作者的人口數量稀少,兩代人才剛剛破百萬的總數。
20世紀的科學進步,那是建立在幾十億人口的基數上,培養出幾百萬科研人員的。
當然,理論上三個科學家就能夠製造核彈,可那是有現成材料的前提下。
方舟上保留了全球頂尖的那1000個科學家,可是他們的助手卻嚴重不足,基礎工人更加不足。
天上的衛星已經老化,全部的功能都使用在了新大陸。
三艘方舟也年久失修,畢竟他們不需要再出去遠航,製造一些小型的捕魚船就足夠使用。
人類已經沒有了探索世界的動力,更沒有了探索宇宙的條件。
所有人都得過且過,坐看三國領導人互噴的新聞,等著哪一天被命令上戰場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