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見劉協沉默不語,起身說道:“啟稟陛下,我軍輜重已失,急需補給,而且郭汜大軍追來,此地不是久留之地。華陰城池堅固,可以憑之據守以退追兵。等過了潼關,陛下就安全來了。”
劉協聽到楊奉所說,明白了他的意思。
自己現在兵馬折損了很多,大軍也沒了輜重,必須得讓段煨給自己補充兵馬錢糧。而且潼關也在段煨手中,自己要出關,需要段煨的為自己開啟關卡。
這華陰城自己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既然一定得去,自己也就沒有必要想這麼多了,反而讓段煨感覺自己不信任他。就目前來看,段煨還是值得信任的,就算段煨有反心,自己有徐晃楊奉保護,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劉協心中拿定主意,灑然一笑,說道:“朕早就聽說華陰城在將軍的治理下可謂是民豐糧足、百姓安樂,這次終於可以見識一下了。此去華陰,就勞煩段將軍了。”
段煨見劉協同意去華陰休整,還是信任自己的,說道:“陛下過譽了,這是末將應該做的。”
眾人見劉協同意到華陰城休整,都下去整頓兵馬,準備拔營。
好吧,也沒什麼準備的!
段煨和董承的兵馬剛剛過來,可以撒腿就走。劉協的一百多殘兵,已經把能扔的都扔了,給劉協把車駕套上,皮裘放到車駕裡面上,軍士把鍋背上就準備齊全了。
唯一一點變化就是,這次繳獲了很多馬匹,劉協的步卒可以配上戰馬變回騎兵了。
諸軍都收拾好了之後,便押著降兵前往華陰城。
華陰縣隸屬弘農郡,有“關中大門”之稱潼關,便在華陰縣之中,位於華陰城之東。
華陰城乃是軍事要地,要出關中,就必須經過華陰之地,華陰城雖然只是一個縣城,但是城池比普通的郡城都要高大,更有重兵把守。
現在華陰城和潼關就由段煨領兵鎮守,段煨是西涼眾將之中,難得的治世之才。段煨到了華陰之後,勤修農業事業,不縱兵擄掠百姓,百姓民生富足,都十分敬愛段煨。
劉協之前駐軍之地離華陰城不過二十里,大軍都騎著戰馬,又沒有輜重拖累,很快便趕到了華陰城。
遠遠看去,華陰城高三丈有餘,極為堅固。城牆之上旗幡密佈,甲士披堅執銳而立,還有甲士往來不斷的巡邏,果然是一座雄城。
劉協率軍進入華陰城中,段煨先給眾人安排地方紮營,安頓好軍士。
劉協為預防萬一,沒讓段煨另外安排住處,只是將皇后和董貴人安排在驛館之內,劉協和眾將就駐守軍營之中。
大軍安頓好之後,段煨便引領眾人前去將軍府飲宴。到了將軍府後,劉協坐在主位,楊奉、徐晃、董承等眾將及段煨和其部署左右坐定。
段煨便令軍士送上酒肉,段煨舉起酒杯,對劉協一拜,說道:“如今奸賊亂國、把持朝綱,致使國家蒙難。全憑陛下英明,得以回返東都,再塑我大漢乾坤。段某建議我等共敬陛下一杯,祝陛下武運昌隆、聖體安康,我大漢國運永存!”
楊奉等人聽到段煨所言,也是拿起酒杯對劉協拜道:“我等敬陛下,祝陛下武運昌隆、聖體安康,我大漢國運永存!”
眾人拜完,劉協也舉起酒杯和眾人一飲而盡,軍士連忙上將酒滿上。
劉協端起酒杯,對眾人說道:“如今天下先是董賊亂國、禍亂朝綱,但亂世必有英雄出,王司徒剷除奸賊,廓清環宇。奈何王司徒早逝,又被李傕郭汜二賊把持朝政、褻瀆朝綱,今幸有諸君相助,朕才得以脫困而出,能重返東都,振興大漢!朕在這裡敬諸位一杯!”
眾人聽到劉協所說,拜道:“謝陛下賜酒,臣等必助陛下振興大漢,再塑乾坤!”
言罷,眾人一飲而盡,軍士將酒滿上。
劉協見眾人都飲完,又端起酒杯說道:“今日之戰,段將軍護駕及時,又親自率軍擊敗敵軍。徐都尉,身先士卒,有斬將奪旗之功。二人都是朕的功臣,朕敬你們二人一杯。”
眾人也陪著敬道:“恭祝段將軍殺賊護駕建功、恭祝徐都尉斬將奪旗之功,我等敬二位將軍,祝二位將軍武運昌隆!”
徐晃段煨二人謝過之後,陪著眾人一飲而盡。
三杯已過,眾人都勞頓了一天,都有些疲乏了。劉協便下令讓大家開懷暢飲,喝酒吃肉。眾人都餓壞了,吃的都比較快,很快眾人就吃飽了。
劉協見眾人吃飽喝足,自己心中早有打算,便咳嗽了一聲,眾人知道劉協有話要說,都停下手上動作都看向劉協。
劉協掃視了一下眾人說道:“華陰將軍段煨,忠義守節,救駕有功,特冊封段煨將軍為振威將軍。明日自有聖旨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