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一國之君被譽為天子,顧名思義 — 天之子。古時帝皇被認為授命於天,為天傳旨,將蒼蒼上冥的意思帶到人間,以佑萬民,祈求風調雨順。
只不過,古人對天象瞭解甚少,從漢朝起設有精通天象的官員,以瞭解所謂的天意;更見部分天子過度追逐鬼神一說,毫不關心天下蒼生,即使求賢渴才,亦只是追尋通天之能。
故此,算命一學如樓,拔地而起。
最初可以被考察的命理學源起伏羲氏,陰陽爻畫,四象八卦名滿天下;其後相傳戰國時代的鬼谷子通達前後一千年,出神入化;又到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風合寫推 背圖,演算中華命脈二千年。
縱觀民間,乃至封神演義、三國演義等小說文字,篤信命理天象星宿,更演變成所謂有根有據的命理學。一連串的民間習俗或者俗語亦或多或少與之有關 — 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等;甚至深信人定勝天,以弱鬥強,什麼易名換姓改字、生祭死葬尋穴、風水術數占卜、五行六壬九宮、轉運等。
其實命理學更像統計學,將一些統計資料加以預測,現實中的保險行業便是進一步應用了這種“改良版命理學”,以達到高準確度的預測;部分風水學也有點根據,就是一些佈局善用五行的確有助觀感或者健康,故且不在此贅述。
但在雲凡眼中,為何對於命理學不屑一顧?因為他實在見到太多壞人,幹過大半生壞事,卻仍然安好無恙;什麼“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等說句,在他思維中只是凡人用來安慰自己的想法。
尤見不少命理術書,所說言詞模糊不清,與心理學的“巴納姆效應”撇不開關係。只要你相信命理學,不論它說什麼,你都會自動獻身,供出例子與之貼合。
這就完美地詮釋了,何謂“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古人智慧。
亦解釋了雲凡為何對於面前的文弱少年如此反感,因為大部分的江湖術士,觀察力以及說話能力都很不錯,不少無知婦孺因而受騙。
倒不是他在可憐那些被騙之人,正如他以前所講,騙人者小錯,受騙者大錯 – 只是他很不恥這種神棍的行為。
所以他完全不配合文弱少年:“抱歉,我全都忘記了。”
豈料面前白影一改臉色,不見剛剛虛弱之感,一臉謹慎凝重,邊捏五指邊唸唸有詞:“抱歉了先生。”
只見一股寒意由腳心染至全身,渾身冰冷無力,四肢僵硬麻痺。剎那間,雲凡搞不清狀況,在腦海內想向離老求救,卻發現自己的靈魂都無法出聲,無法通知離老。
任他叫個聲嘶力竭,拆天破地,都不收任何效用,頓時在心中一陣惶然:“到底發生什麼事!”
漸漸地,無光、無音、無味、無覺。
五感與外界斷去連結,無法再接受到外來半絲訊息。一時間,雲凡頭昏腦脹,神息迷離,想吐未吐,甚至連思考都做不到。有一秒鐘,他以為自己都快要靈魂出竅,不知到陷入這種狀態多久了。
一個時辰?五個時辰?一天?兩天?
直至感覺過了數個月,耳邊突然傳來違和的失衡感,一股昏眩之意再度強襲,文弱少年的柔話聲響起:“雲凡先生,可以了。”
秒間,全身重獲掌控權,五感再開,雲凡如臨大敵!他臉色突變,自座位一躍,只是身體有點不習慣,動作很不自然,差點雙腳互絆。
他勉強與文弱少年拉開一段距離,滿臉警剔,低吼著:“你到底是什麼人?”
“怎麼了凡哥哥?”小懶依舊坐在攤位之內,對於雲凡的反應感到惑然,明明上兩秒都好好地,怎麼突然間人家說了句抱歉,就見凡哥哥如瘋似癲?
“怎麼了小子?”離老自然見到雲凡的動作,頓在腦海一問,瞭解個究竟。
他似乎對於雲凡剛剛的反應一無所知。
“離老,你剛才感受不到嗎?我可是失神了好幾個月!”雲凡一陣後怕,在腦海中的語氣有點激動,明明自己過了如此久的時間,難道離老就沒有發現自己的異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