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這期間,白曉笙這位投資者可能要承擔的風險也是巨大的。
所以從此來看,每一家投資機構在沒有百分之百的技術分析面前,不論是pe私募股權投資)、vc風險投資)還是天使投資,都要給投資機構帶來一定的風險。
這個風險是非常正常的,不止是投資這種東西,任何與資金有關的事物,通常都伴隨著風險。而投資者最為關鍵的問題,則是如何將風險最小化。
而將風險最小化最為簡單快捷的方法,就是找一家肉眼都能看得出,其具備龐大潛力的公司來投資。
百度如此、藤汛如此、搜狐如此、新起的白天部落格也如此。在2000年的時候,國內大大小小的網路公司大約有上百家,但能擁有數百萬級以上使用者的,卻只有那麼寥寥幾家。
白天網路公司的各項業務,在最近幾個月內已經有公司爭先恐後模仿了,但是能做到白天網路公司這個地步的,卻沒有一個。
而正因為網路時代還屬於草莽英雄的年代,其不論是體繫上還是市場份額上,都比不上現有的實體經濟。
沒錯,在2000年的時候,國內這些網路公司全部綁在一塊,盈利和市值也比不上任何一家大型實體企業。
就簡單拿,先不說兩桶油放在一起了,就單拿中石化來比較,中石化在今年末上市的總市值是一千多億,相當於三百家類似白天網路公司的企業加起來,甚至還要多。
同樣也相當於幾百家百度、搜狐、藤汛加起來。
所以網際網路經濟在此時的國內有多麼不發達,用腳趾頭想一想都能清楚。
估值幾億的網路公司,在整個華國實體業根本不算什麼。現有的中國首富還是李嘉誠,今年他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的身價有127億美金。
現有還是雛形的網路公司,可能比的上麼?
自然是比不上的,連張喬喬家族掌控的華電集團,市值都是上百億華民幣,國內僅次於政府電力部門的頂尖電力企業。
很顯然,在商業領域即使是不同分支行業,即使已經算是這個行業的大型公司,與其他行業的大型公司也是有著極大差距的。
就像是娛樂圈這一行業,市值幾億的宜風唱片已經算是大型娛樂公司了,而市值十幾億的華誼公司,則是華國最為頂尖的娛樂公司。
但是比起一些加工業、電力、煤礦、家電、汽車、航天、原油、地産等等各種産業,娛樂業是無法比較的。
現有的網路行業同樣如此,同樣就如同襁褓中的嬰兒一般,非常孱弱不堪的那種。
不過實體經濟雖然發達,但差不多已經被瓜分完畢了,現在完全就是資本的棋盤,對於大部分新創業者是非常不友好的。
而網際網路經濟卻還剛起步。
但就是這樣,才有從中成功的可能性。
沒有人會想到,華國的網際網路經濟在數年後,會開始急速的膨脹起來,並且以質變的增幅開始遞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