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某影視拍攝基地。
一家客棧裡。
羅蘭穿著臃腫的衣服浮誇的走進客棧。
“掌櫃,剛才那對狗男女住在哪一間房呀?”
“這……我可不能告訴你。”
“你說不說!”
羅蘭一拍桌子。
掌櫃縮頭道:“大俠饒命,是天字一號房。”
羅蘭露出沉思狀:“天字一號房是嗎?那我們就住天字二號房,走!”
這句話說完後,羅蘭帶著一眾群演走出鏡頭範圍,片刻後突然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蘇仔,我這段拍的怎麼樣?”
蘇啟在一旁穿著風衣,手裡拎著個稿子,還給自己配了個眼睛,看起來特別有文藝範。
他先是扶了一下眼鏡框,這才說道:“蘭姐,這一段對白拍的沒什麼問題,但是剛才在客棧外的那個鏡頭咱們得再重來一次。”
羅蘭問道:“哪裡需要改進?”
蘇啟指揮起來,“那段動作和表情再浮誇一些就好了,比如新增一些拿手壓帽子之類的動作,眼睛再睜大一點,有一種很吃驚的感覺,貓和老鼠你看過嗎?哦對你們這裡不知道貓和老鼠,這樣吧,我給你演示一下……”
現場,眾人都在聽著蘇啟的侃侃而談,他平時話沒這麼多,可是一到了拍戲現場,就會變成話嘮,甚至是影帝和影後,他也要上去給人講一下戲。
對此,一些千年公司的員工卻不以為然。
他們都是行業老手,跟拍了很多大片,也在著名導演手底下工作過,不過可沒人會像蘇啟這麼拍,這動作浮誇的讓演員簡直像個小醜。
但是蘇啟才是這個劇組權力最大的人,他即是導演又是出品人,現場人員不敢放肆,只能按照蘇啟說的去拍。
而幾天下來後,大家也都漸漸的熟悉了蘇啟的這種拍攝手法。
其中,一些劇情確實很不錯,笑點十足,除了少數人還在報以懷疑的態度外,許多現場工作人員都笑的直不起腰。
同時也被蘇啟那層出不窮的段子給驚豔到了,這是什麼樣的大腦啊?這是怎麼想出來的啊?
是的!
就是段子!
其實劉鎮偉的電影,基本都是段子包袱組合拼湊在一起的,如果拋去這些段子,單單從電影主線來看,它的故事性異常的薄弱。
甚至可以說是很普通的故事,很無聊的故事,幾乎沒有什麼轉折。
這也是為什麼劉鎮偉在九十年代之後,電影每況愈下的原因,都說是他的片爛了,其實不是他的片爛了,他始終都如此。
只是因為他的段子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了,並且年歲已高,才華過了人生創作的巔峰期。
可劉鎮偉在當年之所以能走到那麼高的地位,也不是偶然,畢竟是能和王家衛談笑風生的人。
他會寫段子不假,但要是想把段子寫到巔峰,也沒那麼容易。
而也就是因為他那寫段子的能力在九十年代無人出其左右,才成為了喜劇片大師。
劉鎮偉最出名的電影,還是《大話西遊》和這部《東成西就》。
其中,《大話西遊》幾乎是包含了劉鎮偉在此之前所有電影裡的段子笑料,比如《大話西遊》裡二當家被蜘蛛精帶著飛來飛去,將頭發弄成了一條直線的這個梗,就和《東成西就》裡王後被國師發明的靴子將頭發刷成直線一模一樣。
除此之外,與其他電影相似的地方也不勝列舉,可以說《大話西遊》是集合了他所有段子笑料的一部作品,《東成西就》也是如此。
《東成西就》完全就是靠著段子撐起來的,故事線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不過作為一部賀歲電影,倒也不用深究什麼內涵。
畢竟本身就是一部惡搞喜劇片,看後能夠讓人一陣歡笑,就值了。
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