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陰著臉,這一次沒有回複微博,而是迅速冷靜下來,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拍出一部電影。
他雖然一直活躍在樂壇,可之前也跑過龍套,對演藝圈裡的事情,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
正如林纖雪所說,這個圈子裡,有屬於它自己的規矩,如果一個外人初來乍到就想獨闖出一番業績,肯定是痴人說夢。
這個圈子比起樂壇,還要複雜,如果是在音樂領域,以蘇啟目前的成就和地位,沒有什麼是一句話擺平不了的。
在音樂領域,他是神是王,可是到了影視圈裡,一切都要重新來過。
影視圈子裡,也分很多種類,比如電視劇和電影,這倆還不能混為一談,有些人專門就拍電影,他很少拍電視劇,反過來,有些拍電視的,是絕對不碰電影。
這就是規則,圈子裡的潛規則。
有些人不願意去碰,這種跨行業的事情,最不好弄,雖然唱歌的也有跑去演戲的,但這些人基本都是混的不好的。
把歌唱到天王天後這種級別的,很少會在跑去拍電影,有也就是一部兩部,畢竟專業也不搭。
除非是有些天縱奇才,對演戲有著超然的天賦,可以在兩個領域自由轉換,比如前世裡的梅豔芳、張國榮等人,即是歌壇豪傑,又是影壇帝王。
而現在的蘇啟,明顯就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他就喜歡跨行業,況且本來的目標也是準備進攻電影圈,這一次王天陽事件,也算是一個理由,或者一個契機。
此刻,蘇啟微微沉吟,皺眉思索現在拍電影的可能性。
兩個多月的時間,對於拍一部電影而言,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因為就國內的情況,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週期是三個月左右,視投資大小而定,有一些大特效的電影,要準備半年甚至數年之久,比如王天陽的這部電影,打的宣傳口號就是精雕細琢,拍攝了整整一年。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在前世裡,《電鋸驚魂1》這部北美票房冠軍之作,籌拍只用了五天,拍攝僅用十八天。
所以蘇啟覺得,這玩意完全就是看導演的能力問題。
如今國內的行情,已經很少有這麼快的出片率了,今年的賀歲檔上那幾部電影,全都是精雕細磨出來的。
而說起拍電影速度快,蘇啟第一個就想到了前世裡,香港八九十年代的電影。
那是港片最黃金的時代,也是大師倍出的年代,香港電影製作的週期非常快,平均幾個星期一部片子,而且當時當紅明星平均同期要拍攝兩部左右電影,這就是早些年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我沒有檔期”。
所以在時間上,蘇啟覺得兩個月,其實也不算短了。
他腦子裡有現成的劇本,根本不用想,而拍攝出什麼樣的效果,什麼樣的畫面,也不用自己琢磨,直接按照前世的來就可以。
唯一要確定下來的,就是拍攝哪怕片子,以及找誰合作,必須得找一個業內最資深的影視公司,這樣才能少走許多彎路,節約下時間。
蘇啟此時忽地目光一亮,他腦海中第一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如果是賀歲片的話,又要票房成績可以鎮壓王天陽的這種傾向於商業與喜劇元素的電影,他這裡剛好有一部。
它是前世九十年代裡的香港喜劇,並且可以稱的上巔峰作之一,是一部足以讓人笑到胃疼的優秀賀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