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
各國人民都在議論,關注著這一場屬於全世界的音樂盛事。
“中國風太美麗了!”
“真的很好聽。”
“不愧是擁有著五千年底蘊的華夏國,他們的音樂造詣,並不比我們西方差啊。”
“因為一首歌,我愛上了那個國家。”
“我跟我媽說了,明年就去華夏留學。”
“聽說華夏的姑娘們也特別美,一個個心靈手巧,都是仙女啊!”
“是呀,要是能跟個華夏的仙女做朋友,這輩子都值了!”
在蘇啟的歌聲中,太多人被俘虜了。
以至於影響到,在他們的腦補中,華夏國已經美麗的如同天堂一樣了,華夏什麼東西都是好的。
有仙女、有中國風歌曲、還有神秘的功夫。
華夏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
而另外一邊,比賽現場上。
這一局比賽如果不出意外,大局已定。
荷蘭隊根本不是此時如日中天的華夏隊的對手。
幾位評委和在場圍觀的樂隊都能看出來。
大家都是專業這一行的,一個個眼神都毒辣的很,已經看出了勝負。
實力上的差勁太懸殊了,華夏隊蘇啟的唱功比荷蘭隊至少高出了一倍。
所以哪怕倆人唱的語種不一樣,可在這種絕對的實力碾壓下,對方只有敗北的一條路可以走。
蘇啟娓娓唱出了《蘭亭序》最後的副歌部分。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你一生的瞭解。”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
“手書無愧,無懼人間是非。”
“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
“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
音落。
現場安靜了。
歌唱完了。
攝像給了蘇啟一個面部特寫,他站在舞臺上,這一刻像一個高傲的王,萬眾矚目。
眾評委對視一眼,沒有絲毫的爭議,全部給予了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