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陶老爺子卻目光一亮,道:“好,好一個果然一點不相幹!”
“什麼?”
“陶先生竟然叫好了?”
“這,這哪裡好了啊?”
“完全看不懂嘛!”
陶老爺子臉上布滿笑意,先是贊許了蘇啟一番,這才解釋道:“各位有所不知,這無情對,講的便是驢唇不對馬嘴,和普通的楹聯有很大的差異。”
接下來,陶老爺子給眾人上了一課,詳細的講解了一下什麼叫無情對。
眾所周知,對聯一般要求上下聯內容要相關,配合要緊密才行。
可有一種對聯只講究上下聯字詞相對,至於內容則各講各的,絕不相幹,使人産生奇譎難料,回味不盡的妙趣,這就是所謂的“無情對”。
而無情對,又名羊角對,追至起源,是從晚清士大夫之中興起的一種文字遊戲,它的特徵是要求字面對仗愈工整愈好,兩邊對的內容越隔得遠越好,還規定即興屬對,不能拖時間。
正因為不能拖時間,所以無情對,大多為信手拈來之作,偶然得之,但絕非“拉郎配”、“亂點鴛鴦”所能成功,對句也必須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方能妙趣橫生,回味無窮。
聽過陶老爺子的解釋,眾人方才明白,原來是蘇啟對的正是無情對。
可是又有人問了,“陶老師,蘇啟的下聯妙在哪裡呢?”
陶老爺子推推眼鏡,道:“這下聯的果然一點不相幹,自然有他的妙處,首先我們看上下聯,第一“樹”和“果”對上了,都是草木類。”
“第二個字“已”和“然”皆為虛字,“半”、“一”皆是數字,“尋”、“點”皆是轉義為動詞,“休”、“不”和“縱”、“相”同樣都是虛字,“斧”、“幹”則為古代兵器。”
“所以不難看出,蘇啟的對句,是以土語對詩句,不拘一格。”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蘇啟的下聯就勝在這裡。
“原來是以土句對詩句!”
“怪不得呢,蘇啟這個可是真厲害了!”
“真牛逼啊,這麼冷門的無情對也會!”
“哈哈,這可真是個猛人!”
“蘇啟的楹聯造詣,竟然這麼高?真是讓人驚訝!”
“連陶老爺子的無情對都能接上,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聽著眾人的恭維,蘇啟表情不驕不躁,風輕雲淡,這種聲音,一路走來,他聽過太多太多。
一旁的葉瑾年有些吃驚,被這一幕震撼到了,原來這個叫蘇啟的年輕人,這麼的有才華。
蘇嫣然臉上洋溢著微笑,她自然知道蘇啟這個怪物肚子裡的墨水多著呢,想要難住他,還真的不輕松。
蘇啟拱拱手道:“不知道陶先生原本所作的下聯是?”
陶老爺子揮揮手:“哈哈,我的下聯和你的一比,反倒是不如你。”
“陶老師謙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