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以為宴席就此結束,還略有些意猶未盡的時候,後廚居然又來上菜了。
一人一個帶蓋的小盅擺在面前。
“茶香吊漿湯圓。”
湯圓?
眾人聞言都是一愣,最後吃這麼甜膩的東西真的好麼?
上了年紀的大人們更是猶豫,今天已經吃了一肚子的好料,再吃湯圓的話,怕是要不好消化吧?
心裡雖然都這麼想,但是手卻還是不聽使喚地掀開了盅蓋。
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立刻飄了出來。
有愛茶之人立刻聞出來了:“明前龍井!”
扎拉欽雖然不喝茶,但也知道明前龍井是好茶,聽說頗為珍貴。
小皇帝聞言笑著說:“的確是明前龍井,而且還是靈隱上天竺白雲峰產的白雲茶。”
靈隱的龍井分為下天竺祥林東的香林茶以及上天竺白雲峰的白雲茶。
白雲峰乃天竺山最高峰,前朝有僧人建堂其下,謂之白雲堂,如今已經發展成規模龐大的知名山寺。
寺周山中出茶,便謂之白雲茶。
因茶樹常年沐浴在寺中僧人的誦經中,時人以其茶有佛性而愈發推崇,漸漸成為了最珍貴的龍井茶品種。
尤其是明前茶,採茶只取一葉一芽,每年產量不足十斤。
先帝尤愛白雲峰的明前茶,開始是作為貢品入宮,後來乾脆派人去接管了茶山,每年的明前茶一針一葉都不許外流,必須送入宮中。
所以如今除非皇上賞賜,一般人即便再有錢,也只能喝到白雲峰上的雨前茶。
用先帝的話說,靈隱所產草茶,恰似西子佳人,不勝濃妝,宛如春日裡的一陣清風,讓人心曠神怡。
每年基本只有幾位深受先帝信任的老臣以及辦事得力的臣子才有可能得到幾兩的賞賜。
薛承還知道,當年在京城的地下黑市,白雲峰的明前龍井價錢炒得是黃金的好幾倍。
甚至有兩袖清風的老臣為了嫁女,輾轉將茶葉賣出以備嫁妝,沒想到能賣那麼多錢,私下笑稱,所賣之資再嫁一女亦足。
這樣珍貴的茶葉,沒想到竟然被夏月初哪來煮湯圓了,更沒想到的是皇上竟然同意了。
有愛茶之人簡直覺得痛心疾首,好好的茶葉就這樣被糟蹋了。
小皇帝扭頭向何懷生詢問:“為何叫吊漿湯圓?與尋常湯圓有什麼不同麼?”
“啟稟皇上,吊漿湯圓的外皮乃是先泡發糯米,用石磨磨漿,再吊漿滲水後做成的,吃起來比一般湯圓更加軟糯卻不是韌勁兒,有一股特別的糯米香氣。”
青瓷小盅內,潔白如玉的小巧湯圓如大顆的東珠般在茶湯中浮浮沉沉。
湯圓原有的口味稍甜,正好以香味濃郁的龍井茶汁緩和,二者相得益彰,配合得恰到好處。
不知不覺間,幾顆小巧的湯圓便下肚了,但是卻沒有給腸胃帶來任何負擔,反倒是口中茶香久久不散,引人回味。
一頓飯吃到現在,才終於讓人有了心滿意足、應該這樣收尾的感覺了。
前面還在吃湯圓,喝龍井茶湯,後廚此時已經是一片歡騰的海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