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別問,問就是屯田致勝
首戰不利,應該說在首戰損失慘重,足足折了一萬多兵馬的情況下,哪怕張昭心裡再不服氣,他也只能聽從部下的建議,穩紮穩打,先行將合肥完全包圍。
警惕了一夜張遼奇襲的情況下,顯然所有人的心神都高度的緊張。
只可惜,對方終究是沒有到來。
因此在早些大軍再度啟程的時候,東吳的將士們個個都顯得精疲力盡。
唯一的好訊息,可能就是朱桓傷的並不重,然而即便是這樣,張昭也不敢輕易的再讓朱桓這樣的大將去執行自己那天馬行空的任務。
——
嘩啦——
趟過河水之後,東吳計程車兵雙腿如灌了鉛般沉重。
加之前幾日的大雨,泥濘無比的灘上,傳遍了將士們那焦躁的抱怨。
曾有云:心態能夠決定一切——
話雖絕對,但在某些情況下,此話自有其道理所在。
與氣勢高漲且信心倍增的合肥守軍相比,此時的東吳人明顯已經開始洩氣了。
也虧得是此時張遼等人並未冒險再度擊其不穩,給張昭算是留有了喘息的時間,不然…或許…這場戰爭還能結束的更快一些。
不過…放敵人包圍合肥城,自然也在易小天所給的錦囊的預料之中——
東吳人不知道合肥有多少年的糧草,可易小天卻清楚地很…戰前曹操便有意無意的開始調動壽春方面的糧草兵馬,已經是決心要將合肥打造成又一個東線軍事重鎮——張昭的判斷確實沒有問題,經歷赤壁大敗之後的曹操已經沒有多餘的兵馬再去馳援合肥。
真要算起來,加上荀彧後來撥給合肥的援軍,至多合肥再有五千的援軍那就是頂破天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守住合肥這樣的一座城池,糧草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張遼提前派出了遊騎探查到朱桓的動向,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即便是當時不去埋伏朱桓,放朱桓自由的在壽春與合肥之間遊擊,他們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因為自始至終,蔣濟張遼他們就沒打算著動用糧道——
此刻的合肥城中,三座穀倉被填的滿滿當當,別說是三萬多兵馬,就是再來三萬兵馬,每個半年的時間,這存糧也很難被他們耗盡。
這就不得不說起蔣濟此人了…
蔣濟是個好官,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此人歷事曹魏四代主君,絕對是曹魏陣營的一位功勳名臣——
他主要的功績當然是在揚州上任時立下的,無論是擔任壽春令,還是合肥令——
愛民有加,喜愛結交仁人志士的他,任下合肥與壽春之時,這兩地連年風調雨順,基本上年年都堆滿了糧倉。
如果僅是這樣,那蔣濟其實就是一個正常意義上的好官罷了。
但今日合肥能夠在十萬大軍的包圍下巋然不動,其中的原因就要究至蔣濟此人的另一個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