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蔣幹不盜書
周瑜其實跟諸葛亮商量了許多計策,曹操在尋求破敵之策,周瑜這邊其實更是焦急。
諸葛亮預料到了曹操一定會在陸上開弓,算是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但經過了那次陸上的失利,他們都清楚,曹操絕對不會在幻想什麼千里奔襲的戲碼,絕對會更加倚重自己的水軍——尤其是蔡瑁張允兩人。
“蔡瑁張允兩人不除,這江上一戰,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能獲勝…”
周瑜就這麼直接的跟諸葛亮說了。
諸葛亮的羽扇也扇的比平日更快更急。
諸葛亮沒轍了。
就在這個時候,鳳雛先生…也就是周瑜此刻的功曹,自告奮勇的前來獻策。
於是就在這樣緊張的局面之下,第三位破局的人出現了。
龐統其貌不揚的,周瑜卻從來沒有小覷過他,只是因為資歷的問題,即便是周瑜也沒有辦法提拔他,而經常與司馬徽論道的諸葛亮,更不可能小覷這位與他能夠起名的鳳雛先生。
龐統也不含糊,當時只是跟周瑜說了兩個計策,剩下的便拋給周瑜去做,他則非常拽的說要休息,靜候佳音。
比起周瑜還有諸葛亮,在狂這方面,龐統絕對是一頂一的強。
“鐵索連環之計,無論如何,只要讓曹操將他的艦隊用鐵索相連,到時候用戰船火攻之,既可一燒數百里…”
“所謂火神的名號,也不過如此…那個易莊主做的,我龐士元也可以!”
這是龐統最後所說的話,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對某位莊主的不服,不過他確實也是有真材實料的。
只不過如何將龐統送到曹營,這卻成了讓周瑜與諸葛亮頭疼的問題。
而且,周瑜眼下還要解決的大問題,就是蔡瑁張允兩人。
龐統雖然提供了破敵的思路,但甩手掌櫃的事情,他也是做得非常熟練。
把難題直接甩給了周瑜。
然而,該說巧呢,還是巧呢…
蔣幹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來了。
這下可好,眾人一合計,將計就計,蔣幹以為自己和蔡瑁的關係沒有被發現,殊不知周瑜這個謹慎的人,早在十年之前,就曾經提防著自己的這位好友,直到知曉他投奔了蔡瑁,便在心中為蔣幹此人畫了叉。
蔣幹說自己來敘舊,話裡話間又說著說著轉成了勸降,周瑜那還能不知道蔣幹的小心思?
時間回到蔣幹與周瑜的席間——
“果真有這樣一位鳳雛先生?那公瑾可真是如魚得水啊!”
蔣幹話裡奉承,但心裡卻慌的不行,面不改色,背後卻溼透了大片衣衫。
“怎會有假?而且他那日與我說起,說那曹操的艦船雖然多,但他的將士必定因為水土不服,連帶著暈眩的症狀無法與我們全力交手…”
“好在是曹操沒有想到,自己可以用鐵索將艦船相連,減輕搖晃的同時,戰船同時進發,絕對是勢不可阻…好在是曹操沒有想到啊…”
周瑜一臉的擔驚受怕,而且他這面色紅潤的樣子,蔣幹一看就知道周瑜是喝醉了。
關鍵是周瑜的演技也著實高超,話裡那擔驚受怕的感覺,被他表演的淋漓盡致,蔣幹心裡一陣後怕,趕忙牢牢記住,準備回去的時候告知曹操。
而且他著實記住了這個叫做龐統的人的名字。
“這個鳳雛先生,果然是有大才…就是不知,他此刻身在何處?”
蔣幹試探性的問道。
周瑜無奈的擺了擺手:
“他如今在我軍中擔任功曹,不過無論是我,還是他,我們都認為他只能做這功曹實在是屈才了,他不滿,我也愧疚,只是江東…蔣兄,你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