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令君,我們去喝酒
武將中當然很少有人習慣打著啞謎說話。
或者說,大部分的武將,都很討厭賈詡這樣說話兜兜轉轉一時半會不知道意思的感覺。
但是賈詡的話一說,當下就有一群文官反應了過來——尤以前些日子剛剛來到鄴城的荀彧反應最為劇烈。
荀令君坐鎮許都多時,算是曹操後方真正的大腦所在。
糧草、車馬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後勤皆有荀令君負責,偏偏他還能將這些複雜的事情排程有方,在大局觀上,荀彧的洞察力不可謂不強。
他來鄴城,一來是前些時日有戲志才等人招呼,南征荊州之事一直僵持不下,若是有了他荀彧的參與,荀令君的話,很少有人會反對的。
當然,第二件事則是為了一飽口福——荀彧愛喝酒,也愛吃肉,這有間豬場的上好豬肉還沒等在許昌鋪開買賣,荀令君就循著味道來到了鄴城。
許都有馬騰,未到真正大戰來臨,他也樂得清閒。
只是這剛到地方,就聽到了一件自己非常不願意聽到的事情。
“文和,此話又該怎講?”
荀彧臉色有些陰沉。
“你我乃至曹公皆是天子帳下,征討荊州的逆賊,還需要怎樣的師出有名?”
荀彧話中的不悅大家到時聽出來了。
荀攸最能夠明白。
他是荀彧的侄兒,雖說年歲相差不多,但多半也是仰望著自己的這位叔叔長大的。
他事曹操,為的是功名權勢,為的是能夠在這亂世有所為,可荀彧不一樣——
漢室為正統,這是荀彧多少年都不會改變的想法。
荀彧聰穎、有大謀,卻也是及其忠烈之人。
他的話,意思很明確,只要賈詡以及曹操敢提有違正統之事,他便敢翻臉。
有人敢翻臉,但有的人,卻更願看到這樣的情形。
賈詡不過是拋磚引玉罷了,他早知道會有這樣的局面,而亂局如果要解開,就需要一錘定音,現在仍不是時候。
董昭直接開口了,他毫不避諱的挑明瞭賈詡話中的意思,並堅定地站在了這邊:
“臣以為,司空文行天下,武功不朽,身下人才濟濟,大有天下英雄盡歸於一處之勢。”
“劉賊、孫賊逍遙法外,逆天子而行,若要以司空之名,南下討賊,已然不妥。”
“臣特請諸位隨我一道,前去許都,向天子請願…”
董昭最後的話說的越來越激動,滿堂人若是再聽不出他的意思,那可真的是有夠愚鈍了。
“請司空加九錫!進國公!稱丞相!”
此話一出,全場訝然。
緊接著爆發出的,是更加澎湃的氣浪。
武將聽得熱血,紛紛戰吼驚人。
“加九錫!進國公!稱丞相!好啊…好啊!就該這麼辦!”
“沒錯,早該這麼做了!”
“這司空府實在是配不上主公的文武功德,主公可是一統北方之人!”
“咱這就領兵,去許都找天子!定要將此事辦的漂漂亮亮!”
除了極少數的武將,如於禁,又如曹仁這樣的緊皺眉頭,沒有發言,曹操其餘的武將哪個不是一心向著曹操,想要看曹操越做越大的?
他們當然沒有考慮到這件事情將會帶來的影響,他們只覺得如果能夠跟著丞相打仗,那絕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