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三讓徐州,背後的推手
“瞞兄,我之前提到過,徐州是個大糧倉,也是個大染缸,這個你還記得吧?”
易小天繼續說道。
曹操點了點頭。
“記得”。
他也不多言語,只是揣著下巴細細的思索著易小天的每一句話。
“那麼瞞兄可知道?為什麼單單這徐州是個大染缸?”易小天接著問…
這…
曹操搖了搖頭,他回答不上來,準確的說,他並不認為徐州是什麼大染缸。
說起來,徐州與兗州一樣,都是大漢的州郡。
兗州的局勢可沒有那麼複雜,儘管也會有世家大族、將門後裔、寒門子弟,可在他曹操的統領下,大家相安無事,按部就班,也沒出現過越俎代庖的情形。
同樣是十三州之一的徐州?怎麼就是大染缸了呢?
一想到這裡,曹操的眼眸中滿是疑竇…
“瞞兄,看你這樣子,多半是想到了兗州,覺得兗州的官場並不複雜…”易小天一下子就看穿了曹操的心思…
半句話說完,他的話鋒一轉。
“說到底,這是因為兗州牧曹操有足夠的能力、威信、魅力震懾住百官,有沛國譙縣帶來的武人集團對他鼎力幫助,有潁川計程車子幫助他穩定住整個兗州的局勢,正是因為曹操的底蘊、人格魅力,沛國武人、潁川氏族、兗州門閥親密無間,勠力同心,相安無事…可是,徐州,就大大的不同了…”
呼…這是在誇我麼?
呵呵…
曹操嘴角揚起,似乎猛然間聽到易小天誇耀自己,還有些飄飄然的感覺。
看起來,易兄還是很看好他曹操的嘛!
很開心,這點足夠曹操樂上一整天了。
曹操這邊還在得瑟,易小天的話繼續傳來…
“徐州陶謙的情形與曹操那可是迥然不同!”
“按照大漢的律例,地方官員是不能在自己所出身的州郡任職,這是朝廷為了防止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形成。造成的後果就是,儘管地方官是朝廷任免,可到任職的州郡人生地不熟,難免要尋求當地勢力的支援…”
“陶謙也不例外,他擔任徐州牧,為了穩定局勢,首當其衝的是選取了徐州城的一眾名士做為高階幕僚,參與軍政事務。可是,這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陶謙不像曹操那麼強勢,那麼有魅力,在統領下屬這點上,他跟曹操差的遠著呢!便是為此,他陶謙隨時都面臨著被本地幕僚架空的風險…”
“為此,陶謙不得不提拔了一批丹陽老鄉掌管軍權,組建丹陽兵,以此來制衡徐州的本地氏族,雖然這些丹陽老鄉級別不高,卻因為掌軍的緣故,極有權利…”
講到這裡,易小天頓了一下,他抬起眼眸望向曹操…
此時的曹操聽得是津津有味,越是跟易小天暢聊,他越是覺得自己似乎發現了一塊新大陸。
無論是官場還是時局變幻,易小天就好像是百科全書一樣,什麼都懂,關鍵是每一個環節還懂的那般的透徹,卻又總能夠深入簡出的講出來…
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