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能穿越來明朝,朱子龍就喜歡看和明朝有關的,歷史書和各種資料了。
特別是每年的3月18日,總要翻明史來讀幾頁。因為這一天,在原來的歷史上,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殺,大明覆亡。
在最後的日子裡,崇禎,這個剛愎自用、極愛面子的皇帝,曾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後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給防守北京城計程車兵發軍餉。
結果皇親國戚一毛不拔,滿朝文武裝瘋賣傻。
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崇禎夠倒黴的,攤上了奇葩的前任,又遭遇了奇葩的部下、奇葩的親戚。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既得利益群體,權貴們應該明白自己與大明,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為什麼卻有如此奇葩的表現呢?
崇禎發出捐款號召後,有一個60多歲的老頭,來到戶部,熱淚長流,捐出了自己畢生積攢的400兩銀子。崇禎得知後,馬上給他賞了一個“錦衣千戶”之職。
歷史上沒有留下這個捐款者的姓名。他當了一天千戶,明朝就滅亡了,史料中再無此人的記載。
但這個無名者,應該是崇禎走向死亡之前,極少極少能讓他心感溫暖的人了。
相比這個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明朝後期的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就很不堪了入目了。
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太監首富王之心,捐了一萬兩……崇禎的意思是“以三萬為上等”,但沒有一筆達到此數。
權貴在哭窮、耍賴、逃避,一時間什麼奇葩事都出來了
有的把自家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練攤,有的在豪宅門上貼出“此房急售”……這一切都是在告訴皇帝咱真的沒錢捐,看你怎麼著。就是不給錢,大明要死要活,關我屁事?
崇禎還同時讓每一個大臣,從自己故鄉舉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結果,只有南直隸和浙江各舉一人,“餘省未及舉也”。
明末,內憂外患,國家財政已崩潰。
早在崇禎八年,江南武生李璡,就上了一個籌措軍餉的奏疏。
痛陳天下大亂的根源,是土地兼併嚴重,貧富過於懸殊。大戶兼併土地,經營商業,只知錦衣玉食,競相奢侈,全不以國家的困難為念。
小民即使在豐收年景,還不免啼飢號寒;一遇荒歉,軟弱的只好輾轉餓死路旁,強壯的就起來造反。
他在疏中要求皇上,毅然下詔,責令江南大戶自動報出產業,認捐兵餉。倘有違抗的,就把他的家產充公,一點也不要姑息。
然並卵,根子爛了,皇帝做為光棍司令,想做到這些,根本不可能。
明朝沒有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也沒有福布斯排行榜。
崇禎明明知道這幫人貪汙受賄,有的是錢。他也屢屢以國家民族大義,來曉喻他們,但權貴們,就是不願意放血。他雖貴為天子,卻一點轍都沒有。性格和制度有關,以及他手裡沒有直屬強軍)!
孫傳庭當時統率著,明末最後一支生力軍。
皇帝屢屢催他出潼關,與闖王大軍決戰。然而,打仗要錢,但朝廷欠餉已久。
無奈之下,他找當地土豪們籌款。可土豪們有朝廷人罩著,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最後,隨便給幾個錢,跟打發叫花子一樣。
孫傳庭喝完一杯酒,兀自狂笑。眾人面面相覷,不懂孫傳庭為何如此失態。
原來,老孫自知此去必死,也是不怕明說了。
他指責土豪代表人物顧老爺,私佔軍田、騙抵賦稅:“該當何罪?”
顧老爺很牛,自恃朝中有人。很橫地對孫傳庭說“你想怎麼樣?你能怎麼樣?老子就是有錢,就是不捐,管你死活!”
孫傳庭一揮手“說得好!”
旋即一個軍士上來,一刀劃斷了顧老爺的頸動脈。頓時鮮血狂噴,顧老爺倒地身亡,財產充作軍餉。
這也是,孫傳庭最後的瘋狂。
他豁出去了,反正他也快要戰死沙場了,先殺幾個劣紳。他深知這些權貴的無恥,讓你捐,你不捐?
那好,直接打土豪分田地,抄你家!
可惜呀,老孫同志,畢竟不是穿越者,而且骨子裡也只敢做這麼一次,否則學學李自成。
呵呵,孫傳庭造反當皇帝,都比讓李自成來強的多啊!
在原來的歷史上,像崇禎這樣低聲下氣,找下臣要錢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像明末這幫,絲毫不給皇帝面子的權貴們,其奇葩程度,也極其少見。
可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奇葩,腦殘呢?
難道,他們不知道,傾巢之下,哪有完卵?國家如果都滅亡了,自己家的財產和小命,哪能保的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