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皇后娘娘,臣以為,唯有封爵,方可相襯龍侯之功。”黃立極不虧是朱子龍的人,立刻就提議。
然而,溫體仁見狀立刻反對道:“不可!自英宗一來,武將封爵,慎之又慎。功高如戚少保者,未有封爵之事。四海龍侯到達一品侯爺,已是聖恩通天也!”
一聽溫體仁這麼說,其它文官們沉默了。
在重文重武的氣氛下,文官從骨子裡不喜歡武官提升的太快,這是本能。
這一打差,他們心想戚繼光的功勞也夠大的,就是沒有封爵。
想到戚繼光,皇后心裡也猶豫了。
心想,要是皇上醒過來,我做主提升了朱四海的爵位,會不會對我有意見?
見現場畫面,黃立極只能心裡暗暗嘆息一聲。
“既然如此,那就照舊吧,在現有官職之上,給四海龍侯再升二級便是,另讓他統領三省,哦不,五省總督。只於統領那幾省,由他來定。”皇后只能這麼對付了。
按說武將打勝仗,獎勵銀子是最常見的手段,這不是朝廷沒銀子麼?
再說,國家可能都沒四海龍侯家的錢多,想想就無語。
總督,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某片,相對自主的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許多國家都有或曾經有總督這個職位,明朝也是如此。)
明代正統末至景泰初,除于謙、王驥先後以兵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總督京師、南京軍務外,地方亦多派總督。
弘治十年(1497)置,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一員,簡稱“三邊總督”
正德八年(1510)置: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一員,簡稱“宣大總督”!
總督與巡撫皆為地方軍政大員,合稱督撫。但總督權力較巡撫大,巡撫位於總督之下。歷史上,明朝早有過五省總督,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
歷史上陳奇瑜和洪承疇獲得此職!
明史記載,明年,廷議諸鎮撫事權不一,宜設大臣統之,多推薦洪承疇。以承疇方督三邊,不可易,乃擢奇瑜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專辦流賊。
五省總督權利放在後世的新中國來說,就相當於是,轄區職權類似的好象建國時的,大區中央局書記兼軍政委員會主席,如彭德懷西北)高崗東北)中南)之類的!
考慮到明朝時期的一個省比後世21世紀時,中國的一個省要大許多。
嗯,五個省的老大,統領政務,說起來相當於一下子管了大明40的地盤左右呢!
比起提升爵位來說,權利還大的多。
當然,前提是,這個官位可以一直做下去才行。
半路上,八百里加急,就有人討好的將朱子龍升為五省總督的事,彙報給他知道了。
於是,春風得意的朱子龍同志,一下子計劃又有所變動了。
他一邊沿河而行,一邊打出了要收拾聞香教的口號。
朱家軍這一路上,基本上就是在武裝遊行,沒法子,名氣太大了。流賊聽到是朱家軍來了,沒有不撒丫子跑路的。就算是聞香教人馬,現在也給嚇壞了!
一二萬屠滅高迎祥的幾十萬賊軍,這戰績說出來嚇死人啊!
而,後勤搶到了許多糧食的朱家軍,這一路也是軍紀好的讓人驚訝。
這自然也是朱子龍要求的,口碑這個東西真的很重要,這是吸引老百姓來歸附的重要原因之一。
後世的紅軍和八路軍,為什麼能做大,就是這麼一個原因在其中。
看看吧,朱家軍別說搶劫了,一根草都不碰百姓的。這種軍隊上哪去找?
這就是區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