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教學院有初中、高中、大學三個部分,可它的教學區域並不是死板的按照年級劃分,而是雜亂的拼在一塊兒。
離宿舍最近的教學樓是初一初二年級的地盤,第二棟卻是大一年級的地盤,第三棟是高一高二年級的地盤,第四棟成了初三和高三年級的地盤,第五、六、七棟分別是剩下的大四大三大二年級的。
據說這樣分配是為了方便畢業班的學生,離宿舍不遠,離菜園和農田也不遠,能省下不少學習時間。
“乾脆別讓畢業生種田不是更好,”白子月扼腕,要是有這麼一條規矩,她就能少幹一學期的農活了。
劉思瑤深以為然,“我也不想種田。”
她不怕吃苦,爸媽把她當仇人,從小到大吃的苦也不少,可她的身體弱,連初級體術都學不會,很多體力活都做不了,只能默默祈禱著種田不要太累,或者能分到個輕鬆點的活。
“想都別想,”白子月殘忍的戳破劉美人的幻想,“我昨晚上了區域網,在學校論壇逛了逛,很多抱怨學校種田不用智慧機器人的帖子,據說大都是用的比較原始的方式,什麼收割機、播種機,統統沒有,農忙時還要頂著大太陽幹活。”
劉思瑤嚇得花容失色,“不是吧,明明有機器人,為什麼要用人力。”
“為了鍛鍊我們唄~”白子月面無表情的回答。
不是她接受能力強悍,不在意幹體力活,而是昨晚看看訊息時已經震驚到麻木,都能做到不動聲色了。
劉思瑤鬱悶得想撞牆,她以為自己能夠很快的學會種田,畢業了去個好的農業星工作,遠遠的離開中央星,不用擔心養不活自己,可是為什麼,這裡竟然還使用著原始的耕種方式。
因為心理落差太大,她都沒心思尋找教室了,失魂落魄的跟在白子月身後。
勞教學院的教學樓是菱形的,電梯修建在正中央,分為十個樓層,除了頂樓是老師辦公室以外,剩下的都是教室,每層有十二個。
其中,一至四樓是初三畢業班,五至九樓是高三畢業班,而兩人找的高三二十五班就在七樓出電梯後右手邊第一間。
“找到了,”白子月挺欣慰的。
離電梯這麼近,以後上下課能少走幾步路。
劉思瑤回頭望了眼電梯,忍不住替未來的三十、三十一班抱屈,“電梯出口通道設計得不合理,應該在對面也開條路。”
“一邊傻去!”白子月嫌棄的挪開兩步,“你呀,又不關我們的事,就愛瞎操心。”
這就是所謂的‘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吧!
講真,有那閒工夫替那些不知道在哪的人擔心,還不如多替自己擔心一下,細胳膊細腿的,走幾步路都喘,該不會累暈在田地裡吧。
劉思瑤眨巴著眼睛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這樣,頓時苦了小臉抱怨,“學校太狠了,還規定新生入學必須種一年田,我這樣能堅持得了一年嘛?”
“先別洩氣,興許可以呢~”白子月沒甚誠意的安慰,完了迫不及待的走進了高三年級二十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