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匈國的都城名為烏城,烏城佔地萬裡之廣,乃貫匈國名副其實的中心。
這一年,新歷一千六百零一年春,烏城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就是,有一家名為“珍寶閣”的小店聲勢浩大的開張了。
開張當日,店主人為了吸引客人,便把鎮店之寶拿了出來置於堂上,以供客人觀瞻。這鎮店之寶的確是了不得,名為“棲鳳草”,此草形如烏韭,攀梧桐而生,仰神鳳之靈氣,色紫,味甘,五千萬年方成,成之可治烈火焚心之苦,堪稱價值連城。
棲鳳草一出,頓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沒過多久就有無數人前來求購,其中有一人來頭甚大,求購的心思也最為迫切,此人乃是陸信,貫匈國十大元帥之一,陸繼的第三子,傳言,此人也是陸繼最器重的兒子。
陸信此人,天生聰敏,時歲三千,八星戰師,更兼智深若海,頗有乃父之風,如此種種,早已被世人熟知,然而,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陸信和他妻子之間的感情。
陸信的妻子本是一個小國的公主,陸信初見之,便引為此生摯愛,回家之後,第一時間請求父親陸繼為他提親,對兒子的這個要求,陸繼自然應允,可不成想,那小國的君主竟然不願意,為這事,陸信揹著他的父親直接找到了貫匈國的皇帝,皇帝對陸信鐘愛有加,聞之大怒,直接派給了陸信百萬大軍,讓他自己去提親,並告訴陸信,若那小國國主再不識趣,直接滅了了事。
哪成想,那小國國主偏生是個硬脾氣,不自量力的率兵與陸信交戰,於是乎,直接戰死了。再之後,陸信看在那公主的面子上並沒有繼續攻擊那小國,只是帶走了小國的公主。
就在陸信志得意滿之際,公主出事了,許是覺得父親的死亡是因為自己,心有愧意,日漸憔碎,更是在一次修煉中不慎經脈逆轉,引得烈火燒心,陸信大急,求百般名醫,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那烈火卻怎麼也滅不掉,使得公主日夜承受著烈火焚心之苦。
陸信對公主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於是乎鍥而不捨的求醫問藥,終於讓他尋得一古方,只是需要以棲鳳草為引,只是那棲鳳草比之那古方來的還要珍貴,陸信尋了數百年也未得到。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這棲鳳草竟然硬生生的出現在了他的眼皮子底下。
對這棲鳳草,陸信是勢在必得。
他想買,出高價買,可那店家就是緊抱著不撒手,不管陸信出多高的價錢,咬定了這是祖傳的寶貝,就是不賣。
再拖了幾天之後,陸信終於急了,於是乎,直接帶人將那棲鳳草搶了回去,這還了得,還有沒有王法了,要知道,貫匈國的國法是很嚴格的,於是乎,那店主一紙狀書將陸信告上了衙門。
陸信是什麼人,那是陸繼大元帥之子,哪個衙門敢管,只能一層層的往上遞,最終落到了皇帝的手中,皇帝也為難啊,陸繼還在前線打仗呢,自己要是處罰陸信,是不是會寒了陸繼的心呢?
這般猶豫不定間,陸繼的書信到了,心中,陸繼言辭灼灼的為陸信請罪,並言之必須重罰,若不然,他將請命而回,親自將逆子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起初時,皇帝對陸繼的心胸及凡事都為貫匈國著想的行為很是感動,於是下令嚴辦陸信。
其時,陸信已經用棲鳳草將公主的病治好了,棲鳳草早沒了,相賠是賠不了,無奈之下,朝廷勒令陸信賠償店家五千萬靈珠,並將陸信革職入獄,苦牢三百年。
事情如果發展到現在就結束的話,幾乎可以說是圓滿的,可是,當這件事越傳越廣後,事情的本質卻變了味。
在人們的傳頌中,帝國官方在這件事情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到後來甚至再也無人提及,人們所贊揚的,所崇敬的,所歌頌的,全部是陸信的至情至性,陸繼的大公無私,而帝國官方,卻徹底淪為了陪襯。
很多人,很多事,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善意的,都是無私的,但是,所有的人和事,都怕一些別有用心這區聯想,只要去聯想,這些人,這些事的初衷便會被曲解,會變質。
陸繼身為貫匈國十大元帥之一,位高權重,自然會招來無窮的嫉恨,平日太平時,陸繼深居簡出,行事低調,讓那些人抓不到什麼把柄,只能徒增奈何。
而現在不同了,陸繼親率三百萬大軍出征,對手只不過是一個新生的小國,敵方的統帥更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本應順理成章的手到擒來,但結果卻是鏖戰數月一無所得,這本就是一件可以為人詬病的事情,如今,又出了這麼一番事情,陸繼有說了這樣的話,於是乎,一個聯想便浮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