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一愣,立刻後退幾步,再也不敢了。
小童又重複的問道:“請問各位可需要什麼幫助。”
皇濮見胖子不說話了,便問道:“此地距離三千弱水還有多遠?”
小童答:“出殿後向北,約三萬裡,便是三千弱水。”
拓跋匹夫道:“既如此,我們這便走了,你退下吧。”
小童躬身一禮,口中道:“好的。”隨即,身形隱去,消失不見。
見小童離去,拓跋匹夫幾人也不再停留,胖子上前開啟殿門,師徒幾人魚貫而出。
出了接引殿,視線頓時豁然開朗,這是拓拔槐等弟子第一次見到了道源的天地,之前一直在接引殿中尚還沒有什麼感覺,可出了接引殿,頓時感覺這道源和下界確實是截然不同。
首先感覺到的,是這片天地中濃鬱的靈氣,比之下界,強了何止百倍,在這樣的環境下修煉,自然事半功倍。
其次,便是對道的感悟,似乎更加的容易了,似乎這裡,本就是道的海洋,而自己等人,則是這海洋裡面的一條魚,暢遊無阻。
幾人不由自主的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流連忘返,一時沒有回過神來,還是拓跋匹夫叫醒了他們,對他們說:“別感慨了,以後的時間多的是,我們還是先找到自己的家吧。”
四個弟子齊聲應是,跟著拓跋匹夫便向北方行去,此時幾人具皆希望早點到達三千弱水,自然不會從往常一般慢吞吞的趕路,於是各展神通,拼盡全力向北方趕。
其時,道源重開不過百年,是以此時的道源當真是地廣人稀,遙遙三萬裡,所見者不過渺渺數人。而這一路的崇山峻嶺,荒古浩瀚,卻深深的印入了眾人的心田,真是好山,好水,好道源。
遠遠的,看那蒼茫一片,幾人知道,就快要到了。
於那蒼茫大雪中又行數千裡,忽的風雪隱匿,終見那三千裡弱水,雲霧之間,水波湯漾,漣漪四起,如夢似幻。
弱水河畔,拓跋匹夫騎在老黃牛背上,遙望那三千裡水波,感嘆道:“真是好地方,那些靈珠花的不冤枉。”
幾個弟子痴痴的望著眼前的美景,心中百感交集,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家,將是他們的淨土。
胖子聽說過弱水的奇異,不過一直不信,如今身臨其境,自然要試探一番,於是,隨意的撿起湖畔的落葉,隨手扔進了湖中。
只見那落葉飄搖,落入水中,本應隨波逐流,卻偏生似乎重若千鈞,直往下沉,瞬間以不見蹤影。又以法力打向水面,卻濺不起一絲漣漪,這弱水,還能湮法。
胖子見此,終於知道,這弱水,當真是鴻毛不浮,飛鳥不渡。
可這樣一來,一個大難題就擺在了幾人面前,那就是,渡湖,怎麼去往那湖心的桃花島。
因為不管是拓拔槐的無距,還是茶茶的禦劍,亦或胖子的縱身,還有皇濮的封禁,總是要借力的,借不了力,一切休談。
幾個徒弟無計可施,只能看向拓跋匹夫,他們知道,拓跋匹夫肯定會有辦法的。
果然,拓跋匹夫有辦法,對幾個徒弟說道:“你們在這裡等等,為師去去就來。”
說著話,拍了下老黃牛的腦袋,老黃牛會意,四蹄升起紫色的雲霧,然後縱身一躍,便跳進了湖裡,那鴻毛不浮,飛鳥不渡的弱水對它而言,卻是如履平地,瞬間便消失在幾個徒弟的視線之中。
老黃牛蹄下的紫霧可不簡單,乃是老黃牛的本命之物,名曰踏天,天亦可踏,這區區弱水,自然阻不了他。
老黃牛消失後,幾個徒弟便開始翹首以待,就連話多的胖子也是閉口不語,實在是因為心癢難耐,只想早點踏上那桃花島。
大黑狗鋼鏰也不撒歡了,揚著腦袋,直直的盯著湖面。
忽的,鋼鏰“汪”一聲,四人聽聞,立刻聚精會神的往遠處看去,只見拓跋匹夫騎著老黃牛自雲霧中慢慢的顯露出了身形。
在四個徒弟期盼的目光下,拓跋匹夫終於回來了。
胖子焦急的問拓跋匹夫:“師父,怎麼樣?”
拓跋匹夫哈哈一笑,也不說話,手一揮,面前的空地上突兀的多了一物,定睛一看,卻是一株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