霆筠和黛莉談了一年多的戀愛,雙方都已經見過了對方的父母。兩家人也聚在一起過,大家聊得都很愉快。其實,霆筠和黛莉的年齡也不小了,早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下,他們打算結婚了。
這個好訊息很快地就傳開了,他們的親戚、朋友、同事差不多都知道了這個訊息。作為牽線搭橋的介紹人,徐阿姨自然也知道了這件喜事兒。徐阿姨樂得合不攏嘴,答應他們一定會出席他們的婚禮。
可是,真的到了領證的那一天,霆筠和黛莉都變卦了。他們都承認,雖然彼此之間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可對方卻不是自己想過一輩子的那個人。再三討論後,他們覺得還是應該把婚約取消掉。
“霆筠,你人真的不錯。可是,我沒想過要和你過一輩子。這麼草率地和你結婚,恐怕以後的日子會過得......”
“黛莉,說實話,我也不想和你結婚。你人長得漂亮,腦子也很聰明,我是挺喜歡你的。可是,我就是沒有要和你結婚的沖動。也許,你不是我真正要找的那一個。”
“既然我們都不想結婚,那還是取消婚約吧。甭去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都是獨立的成年人了,有權利決定我們的將來。”
“是啊,等到結了婚,我們再後悔。那時候,事情變得更複雜了。與其拖拖拉拉,不如現在就果斷地做出決定吧。”
就這樣,霆筠和黛莉取消了婚約。在他們分手前,雙方都由衷地祝福了對方。他們很滿意這樣的結局,沒有任何的猶豫,沒有任何的糾結,也沒有任何的後悔。然而,當霆筠告訴了他的親戚、朋友、同事這個訊息後,各種各樣的評論和看法便隨之而來。
有的人很驚訝:“你是不是在騙我啊?你們怎麼不結婚了呢?究竟出現什麼問題啦?我感到太意外了,真的沒想到你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有的人很難過:“可惜,可惜,真可惜了。你和黛莉男才女貌,天造地設。你們都太任性了,也都太沖動了。如果每個人都像你們一樣,這個社會就亂了。”
有的人很氣憤:“問題一定出在黛莉身上,她根本不是一心一意要和你過日子的人。你以後眼睛要張張開,不要再讓別的女人給騙了。”
有的人很好奇:“霆筠啊,你告訴我實話,你究竟是怎麼想的啊?如果經濟上有困難,大家都可以幫一幫你的。結婚不是小事情,這筆開銷至少要十幾萬的。”
有的人很開明:“沒事沒事,不結就不結了。你還年輕,還要拼搏事業的。結婚的事情,以後慢慢來。我們不急的,你也不用急。”
霆筠知道,雖然他和黛莉是好離好散的,但這樣的結局卻不是別人所能夠接受的。特別是傳出了結婚的喜訊後,他就更難向別人解釋清楚其中的原因了。關於婚約取消的事情,他聽到的絕大多數是負面的言論,甚至有些片面、有些消極、有些扭曲,可是,他並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這事兒讓介紹人徐阿姨知道後,徐阿姨氣得炸開了鍋。她狠狠地批評了霆筠,也狠狠地批評了黛莉。她為這對年輕人感到痛心、失望和惋惜,一個勁地在勸說他們複合。可是,霆筠和黛莉已經是獨立的成年人了,他們堅持自己的決定。
“我們真的不想結婚。”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婚姻大事,豈是兒戲。你們說結就結,說不結就不結啦?”徐阿姨聲如洪鐘。
“要是真結婚了,那才叫做兒戲呢。”霆筠回答道。黛莉在一旁,使勁地點頭。
徐阿姨知道,她是不可能硬拉著他們倆去民政局的,所以最後也就不吭聲了。霆筠和黛莉都表示,他們很感激徐阿姨的用心良苦,但是,自己的婚姻應該由自己做主,自己的幸福應該由自己決定。
筆者的話:
2014年仁川亞運會上,在女子50米步槍三姿個人的比賽中,韓國選手丁美羅遙遙領先。在最後一槍射出之前,丁美羅整整超出了哈薩克選手0.7環。這就是說,誰是冠軍,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懸唸了。韓國觀眾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掌聲四起。孰料,比賽場上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丁美羅發揮失常,最後一槍只打出了8.4環。結果,無奈地將金牌拱手相讓給哈薩克選手,自己只能屈居亞軍。
其實,在體育比賽中,這樣戲劇性的結果還有不少。一路領先的選手在最後一刻,發生了意外的狀況,不得不與金牌失之交臂。他們離冠軍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但就是這一步讓他們無法逾越。比賽如此,結婚亦是如此。有些戀人準備結婚了,但在領證的前一刻,最終決定取消婚約。對他們而言,這樣的決定才是最正確的。
在今天的故事裡,霆筠和黛莉就是這種情況。他們雖然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但卻沒有要和對方過一輩子的意願。所以,即使已經把結婚的喜訊告訴了親朋好友,但關鍵時刻,他們還是決定取消婚約。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作為獨立的成年人,他們有權利做出這樣的決定。然而,大部分的親朋好友表示不解,提出了負面的、片面的和消極的看法。
盡管霆筠頂著外在的壓力,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他並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因為他知道,別人很難理解其中的原因,也難接受這樣的結果。但婚姻畢竟是大事情,還是應該由自己做主,畢竟它關繫到自己將來的幸福。
在生活中,有些戀人就像霆筠和黛莉一樣,不會去在乎別人的看法。雖然別人對他們很關心,也很愛護,但他們覺得,自己的事情還是應該由自己安排和決定,別人的看法只能夠作為參考和借鑒。何況有時候,別人是帶著主觀性去猜測和評論的。
例如:一個溫順的人發火了,有的人認為,他之前的溫順是假的,現在的暴躁才是真的;有的人認為,他最近遇事不順,心情低落;有的人認為,他一定是受到了刺激,才會這麼情緒失控的;還有的人認為,他故意這麼做,隱藏著目的性......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叫“近因效應”。它指的是一個人在近期的表現會留給別人很深的印象,當這種印象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別人就會對這個人做出主觀臆斷。事實上,這種以偏概全的判斷方式容易造成決策失真。
像上述的例子,一個溫順的人發火後,給人造成的印象就是“發火”。別人忘記了他以前的性格,只根據近期的一次表現做出推測和判斷。同樣地,有些戀人取消了婚約,他們的親朋好友也只根據這一個事實做出推測和判斷。顯然,這樣做並不正確。
總之,自己的事情還是應該由自己做主。畢竟這是你的人生,這是你的婚姻,還是應該由你自己來安排和決定。你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別人是不可能代替你去生活的。最後,請記住這兩個字:獨立。
【彩蛋】
老公:“親愛的,你真的愛我嗎?”
老婆:“那當然。”
老公:“你敢發誓嗎?就現在。”
老婆:“我發誓。”
老公:“那好,你給我拿一下拖鞋,順便再給我倒一杯水。然後嘛,給我揉揉腿,捶捶背吧......你發過誓,你愛我的哦!”
筆者評論: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