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安生當然是不會猶豫,立即乘勝追擊,打出了一記正手的大力平擊,直攻對方的反手底線。
但高木俊幸卻依然是依靠其十分靠後的站位,以及他快速跑動的能力,化解了安生的此次進攻,並且是做出了回擊。
只是麼,還是老問題,太過靠後的站位,讓他的回擊,顯得很無力。
而在意識到其進攻還不足以直接擊敗對方之後,安生是稍稍有些急切,在下一拍,便是加強了進攻質量,直接瞄準了對方的反手邊線。
可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過於追求角度的他,是出現了一個非受迫『性』失誤,將球打出了界外。
這個時候,安生其實還不太在意,畢竟,這僅僅只是第一球而已,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夠在進攻質量與失誤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而安生也的確是做到了這一點,在加強了進攻的同時,將其失誤率控制在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且他也因此是完成了第一局的保發。
但是,其過程,卻是要比他想象的,要困難很多。
更為確切的來講,安生還是低估了高木俊幸的實力與堅韌,面對他的進攻,對方是打得非常有耐心,且是有那個實力,來與他抗衡。
可以想見,如果安生不做出改變,那麼,等到高木俊幸完適應了他的打法之後,比賽肯定會變得更為艱難。
更何況,作為主動進攻型的選手,一旦進攻受阻,可就會遭遇到連鎖反應,失誤肯定會隨之增加。
這樣一來,他還能否保住發球局,可就成了一個問題了。
而當比賽來到對方的發球局,情況卻反而是比安生想的要好不少。
簡單的來說,身體力量,及其爆發力,都有所欠缺的高木俊幸,在發球上,是沒有太好的建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再加上,安生的接發能力,可已經是高達68點,以及紅土賽場,對球速的削弱。
因此,面對高木俊幸的發球,安生甚至都是可以直接發動接發強攻。
可問題卻依然存在,哪怕安生是成功的完成了接發強攻,從而拿到了場上的主動權,但面對高木俊幸堅韌的底線防守,他想要得分,依舊還是十分困難。
實際上,這個問題,也就是決定本場比賽勝負的關鍵所在,就看安生是否能夠破解掉高木俊幸的防守了。
而隨著比賽的進行,安生是進行了很多嘗試,但卻始終都沒能找到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就好像無論他怎麼打,都讓他覺得非常艱難。
到了最後,安生是不得不放緩其攻勢,以減少他的失誤,同時也更加耐心的來跟對方打多拍,只有當出現比較好的進攻機會時,他才會發動更具有侵略『性』的進攻。
另外,為了保證其進攻方式不被對方所看透,安生是增加了其打法的多樣『性』,時不時的就會採取一些不常用的打法,就比如放小球,又或者是上網截擊。
可即便是如此,安生卻依然沒能佔得多少便宜,比賽打得也是異常的焦灼。
好在,安生的比賽狀態,一直都是保持得不錯,穩中帶升,其情緒也十分穩定。
如此,等到了第三盤的末段,安生才得以稍稍佔據了一些優勢,從而是拿到了一個關鍵的破發局,也就非常艱苦的拿到了本場比賽的最終勝利。
喜歡網壇巨擘請大家收藏:()網壇巨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