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怎樣,安生還是要感謝他,也敬佩他身為一名教練,所擁有的奉獻精神,與負責任的態度。
而沒有疑問的是,當安生從新走上正軌,他的心態與情緒,都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待本次賽事的態度,自然也是有了改變。
於2月28日,itf青少年巡迴賽,是正式開始了其正賽。
“你好,滬城市隊,安生。”
賽前,安生很主動的與對方找招呼。
而對方明顯楞了一下,但俗話說,不打笑臉人,他能感覺到安生的友好,便是也笑著做出了回應。
“你好,粵州天河網校,魏祖軍。”
當然了,即將進入比賽,雙方就要成為對手,自然也不會說太多。
而本場比賽,是由安生贏得了猜邊,率先發球。
“嘭!”
讓人有些意外,安生並沒有習慣『性』的發出外角發球,而是有意識的選擇了內角,其目的,就是要以賽代練。
同時,也就像王振生教練說的,要在比賽中,去了解自身的優缺點,所以他就需要不斷進行嘗試。
而面對安生的這一記內角發球,魏祖軍的反應速度還算正常,可他的腳步,卻明顯是有些緩慢,居然是沒有追到。
再看魏祖軍的身材,1米8左右的個子,不算矮,但全身肌肉卻是橫向發展,異常壯實。
由此,安生基本是能猜測出,對方是一個力量型選手,且不善於跑動。
這在之後的比賽中,安生是也從其各個方面的表現,驗證了他的判斷。
而在戰術打法上,魏祖軍的做法是比較簡單,或者說,他學習的模板,就是那些善於發球,被人稱之為“大炮”的發球型職業選手。
基本上,在他的發球局裡,他都是利用發球,或是直接得分,或是利用其優勢,在一兩拍之內,就要解決問題。
同理,在安生的發球局中,他採用的就是搏殺,他知道自己不擅長相持,而這就要求他,在短回合內,必須分出勝負。
不得不說的是,這樣的打法,在不同時期的職業網壇中,是一直都有存在,而且都有著相當出『色』的代表『性』選手。
就比如,剛剛退役不久的美國選手,安迪·羅迪克,他就是一位比較典型的發球型選手。
當然了,作為職業選手,而且是曾經達到過世界排名第一,奪得過大滿貫冠軍的選手,羅迪克的其他技術能力,也肯定不會差,只不過是他的發球,更加突出,更加讓人印象深刻而已。
不過麼,顯而易見的,魏祖軍與職業選手之間,還是存在巨大差距的,哪怕是與安生相比,他也有不小的差距。
如此,結果是不言而喻,但對於安生說,更重要的,還是在於體驗,以及在比賽中,他正在不斷嘗試的應對辦法。
這一次,雖然因為雙方的水平差距,導致他還沒有完成他的驗證,但至少也是讓他積累了其中一部分的經驗,等到他將來再遇到類似對手時,總是會比以前做得更好。
喜歡網壇巨擘請大家收藏:()網壇巨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