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穹虛心請教:“濱哥,宿舍裡那些繩子到底是什麼東西啊?我宿舍裡繩子太多了,我的視野都被遮住了。”
“是細胞骨架呀。”杭濱說的理所當然,“你身上的每一塊肉都是軟塌塌的,但是你一米七五的個子還能直立行走,靠的就是骨頭支撐。一個細胞要能保持形狀不變,也要靠細胞骨架支撐。”[1]
同學幾個相互看看,一時陷入迷茫,“我們高中上生物課的時候用顯微鏡看過細胞,裡面沒有骨架呀。”
杭濱好笑道:“這就跟站在月球上看不見萬里長城是一個道理。20世紀中期,登上月球的宇航員說他們站在月球上看到中國長城。後來中國宇航員上天后發現從那麼遠的高空根本看不見長城。
“因為太遠了,從月球上看長城,長城只有零點幾微米那麼細。人的眼睛看不見那麼細的東西。細胞骨架剛好也是隻有零點幾微米粗細,就算用光學顯微鏡看,放大一兩百倍,照樣看不見。只有像宿舍這樣放大一百萬倍我們才能用肉眼看見。”
吳穹心虛地酸一句:“這麼多繩子,就不怕會打結嗎?”
“還真不怕。”杭濱說,“每根繩子的兩端都是固定的,繩子之間沒有交點。是因為繩子太多了,線路又複雜,所以你一眼看過去感覺它們有交錯的地方。其實在三維空間裡這些繩子要麼平行,要麼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餐廳裡,高年級同學的臉上都掛著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曾經他們每個人也經歷過住進宿舍第一天被嚇得魂不附體的慘痛人生,在學會操控宿舍之前,住在那樣的地方真是活受罪。
不過只要學會操控宿舍,人生只能用“完美”兩個字來形容。那樣的結構是單細胞生物經過二十億年演化而來的。當這些結構被確定下來以後,之後的二十億年生物才往多細胞方向發展。
這麼完美的細胞結構,包含了微觀世界裡的一切智慧。當這些智慧被放大一百萬倍,科學家只需去模仿這些智慧,便能從中收穫豐富的歷史演化成果。
這,便是仿生學的意義。
晚飯過後,被沉沒進黃昏的山林漸漸變得昏暗。
同學們成群結隊回到宿舍。從十二個巨大半球裡透出的橘黃色光線與晚霞交相輝映,阿暖和沈一嘉繞著宿舍區漫步,她們想看看高年級的宿舍長什麼樣。
白天太陽光線太強,每個宿舍區看起來都是一個白色的大球。到了夜晚,沒有陽光干擾,她們終於看清各個宿舍內部的樣子。
二年級的宿舍還是一些大球,看起來和一年級的宿舍沒有太大區別。
三年的宿舍,不同的球體大小出現差異。雖然依舊是一個個大球堆積成半球形,但是有些細胞明顯比其他的小出很多。
四年級的宿舍不僅每個細胞的大小出現差異,就連形狀也出現差異。有些開始拉長,有些長出稜角,還有一些直接變成個三角形或是正方形。
==========
<oecuarbioogyoft(5tandscience.isbn9780815341055.
喜歡微觀啟示錄請大家收藏:()微觀啟示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