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死。”
陳增量被氣的腦袋生煙,也不在隱忍,抬手就往犯縣義身上拍去。
三兩句話就能夠將陳增量給弄的火冒三丈,大概也就只有犯縣義一人能夠做的到了,真不愧是清遠觀的觀主啊!
本來這是小輩之中的事情,卻沒有想到現在演變成玄門跟清遠觀的矛盾。
不過兩家打起來也是時間問題,仇怨本來就有了,平時也是矛盾不斷,總有一天會爆發的,現在恰好到了臨界點,砰的一下就爆炸了。
在陳增量跟犯縣義動手的時候,玄門的弟子跟清遠觀的道士們也打了起來。
場面一時很壯觀。
剛才沒有人出來阻止,除了是想要看好戲之外,有的就是想看一看老太爺的孫女有幾斤幾兩,先探一探對方的深淺,然後在做打算,現在沒有人出來阻止,是不想開罪兩人,不管是玄門還是清遠觀都是不好惹的,他們還是不要輕易得罪的好,畢竟得罪哪一方都沒有什麼好果子吃,既然不能夠幫,那就繼續看戲咯!說不定還能夠撿漏呢!正所謂蚌鶴相爭,漁翁得利,這才是明智之舉。
眾人沒有想到在這最後一天還能夠看到這麼一出大戲,這次不管他們的收獲如何,至少是看了不少的好戲,而且還是一出比一出精彩呢!飽了眼福呢!那些沒有來的人,絕對是很後悔的。
兩大門派的門主打鬥這可跟小孩子過家家不一樣呢!那可是風起雲誦,桌子椅子都破碎了一片。
如果今天老太爺在這裡的話,相信這些人完全是沒有那個膽子這樣子做的。
楚家的長輩一個都沒有,楚家三兄弟也是屬於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所以也不會來阻止,他們沒有在一旁鼓掌助威叫好就算是很不錯的事情了呢!
陳增量跟犯縣義的恩怨一向都是陳增量單方面的找茬,犯縣義是懶得理會,但是次數多了,誰也會變得不耐煩起來,又不是菩薩,感化眾人,普度眾生的事情又關他鳥事。
一再的退讓只換來的只不過是對方的得寸進尺,所以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直接教教對方為什麼不好好的做人,偏偏要去當畜生。
陳增量一直覺得自己跟返現一是不相上下的,一直在挑釁對方,在他眼中,兩人就好比周瑜跟諸葛亮,總是被人拿到一起比較,因此,他對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是最有感觸的。
天道不公,世人太蠢。
自命清高的人,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天下人負了他。
“庸人自庸。”
犯縣義將手中的拂塵朝陳增量揮去,陳增量立即往後一跳,原本陳增量站的位置出現了一個大洞。
陳增量也不甘示弱,手中多了一串佛珠。
佛珠一般不都是少林寺的法器嗎?怎麼這陳增量也用上了呢?難道這陳增量是個和尚?
真是怪哉!
陳增量並不知道吃瓜群眾們已經想歪了。
佛珠對上佛塵,不看當事人,眾人腦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和尚跟道士。
陳增量對於自己的佛珠是有著相當自信的,當然他也管不住眾人會怎麼想,好用,能夠打敗犯縣義,那麼這樣就可以了,廢話都不需要說,過程如何不在乎,他只要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