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軍終於在規定的時間內進駐了牛皮關和白壁山,蘇揚鬆了一口氣。
可實際上薛仁貴帶著後續大隊人馬又用兩天的時間才趕到雲州,蘇揚得到訊息之後,不由哭笑不得。
“這個薛老將軍,就看我年輕欺負我人老實!”
蘇揚一行人在白登山上檢視地形,這山的北面是方山,東邊是採涼山,兩山之間有一條道路一直通往陰山以北,這條道是通往北出陰山的通道之一,即白登道。
“郭虔瓘!”
郭虔瓘站出來抱拳:“卑職在!”
“給你一千人,你給我守住這條通道,人馬分別佈置在白登山和採涼山上,別隻顧著北面,說不定有敵人從南邊來!倘若有敵軍從北面而來,不許放進來一人;倘若有敵軍從南邊而來,不許放走一人!”
“遵令!”
蘇揚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別看唐廷在陰山以南佈置了不少軍鎮、守捉和關隘,但守軍都不多,又太過分散,而那些叛了又降、降了又叛的北蠻人因經常出入這裡,對河東、河套地區的地形、關隘和守軍都非常熟悉,他們甚至敢深入唐境攻打劫掠某個州。
就比如幾個月以前,骨礎祿和元珍率軍掠單于都護府和幷州,他們先是圍困單于都護府,然後分出一路兵馬南下八百里攻幷州,接著又向西攻嵐州,把嵐州刺史王德茂給斬了,大肆劫掠一番之後揚長而去,然後與圍攻單于都護府的一部人馬匯合撤走。
要知道此時唐朝邊塞地區還沒有設立節度使,在歷史上要等到唐玄宗李隆基當太子掌權的時候才開始設立節度使。
沒有設立節度使防禦北方蠻族的入寇對於唐朝而言是非常被動的,因為河東、河北、朔方地區各州軍鎮沒有統一的指揮,北方蠻族入寇的訊息傳遞到朝廷需要太多的時間,等到朝廷發兵,北蠻早就跑了,
缺乏統一指揮的弊端很明顯,骨礎祿和元珍就是看中了這一點,骨礎祿當初兵圍單于都護府,而元珍率軍南下八百里攻打併州,但中途的朔州、忻州因為兵微將寡都不敢出城阻攔交戰,都龜縮在城內,而東邊的雲州也沒有出兵,這才讓元珍率軍輕鬆殺到了幷州城下。
如果在河東設立節度使統一指揮排程,情況就會大不相同,蠻族敢進長城以內,只要節度使下令排程,蠻族大軍就會被關在籠子裡跑不出去。
歷史上自從唐朝設立了邊鎮節度使之後,無論是吐蕃、還是北方蠻族,又或者是西域蠻族,幾乎都沒有能夠再深入大唐腹地,但設立藩鎮的弊端也只過了幾十年就暴露出來。
蘇揚帶著其他人回到牛皮關,開始在關內操練士卒,因此前蠻族大軍曾南下,造成了現在緊張的局勢,北方蠻人不南下,河東漢人也不北上了,各關口都緊閉城門,蘇揚在關內練兵,又派偵騎探哨探查並封鎖訊息,唐軍數萬人馬來到雲州的訊息一個多月都沒有傳出去。
九月初十八,蘇揚正在牛皮關內操練士卒、演練軍陣,郭知運急匆匆跑過來稟報:“兄長,淳于大嫂派來的商隊把一萬五千條毛毯送過來了!”
“哦?快帶我去看看!”
蘇揚在郭知運的帶路下很快來到了關內一排房子前,一支商隊的騾馬、大車正整齊的停放著,大車上堆得高高的貨物以油布蓋著。
“聞掌櫃、聞掌櫃何在?”郭知運高喊。
在一群車伕和護衛之中,一個穿著管事服飾的中年男子扒開人群走過來,“來了來了!”
郭知運向聞掌櫃介紹:“聞掌櫃,這就是我家將軍!”
聞掌櫃立即拱手行禮:“聞某見過將軍,尊夫人託聞某帶著商隊把這一萬五千條毛毯運到雲州來,聞某打聽了兩天才得知將軍在牛皮關!途中一路上有尊夫人給的通關文牒,倒也順暢,進了雲州之後卻處處受到刁難,好在聞某及時報出了將軍的名號才得以通行!”
蘇揚點點頭,“聞掌櫃和隨行護衛的兄弟們、車伕們都辛苦了!知運,去叫唐司馬過來與聞掌櫃交接!”
“諾!”
沒過一會兒,唐休璟帶著人過來清點貨物數量、檢查質量,清點完畢之後完成了交接。
蘇揚對郭知運說:“知運,你拿點錢去雲州城內找一家酒肆或大車店擺上幾桌,代我請聞掌櫃和商隊的護衛、車伕們吃一頓酒!”
“諾!”
聞掌櫃聽完之後連忙對蘇揚作揖,千恩萬謝。
唐休璟拿著一條毛毯過來一臉喜氣的說:“將軍,這毛毯好啊,又厚實又結實,還經髒,無論當被子蓋還是天冷時裹在身上行軍都非常不錯,朝廷何時如此大方了?”
“什麼如此大方?這是我叫我家娘子找女工們用羊毛紡織而成,你指望朝廷給你發這東西,做夢吧你!”蘇揚說完拿起毛毯摸了摸,手感不錯,很順滑,又厚實,裹在身上應該很保暖。
唐休璟張了張嘴,“將軍,你自己貼錢給將士們購置毛毯禦寒,這可不行啊,就算有再多錢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蘇揚搖頭:“誰說我自己貼錢啊?我只是墊付,等打仗之後有了戰利品,再從中挑出一些戰利品變賣了換成錢還給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