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傳統文化和改革文化,看上去像是矛盾對立,某種角度卻又大相徑庭。
黑暗中,林守正眼神當中閃過一絲黯淡,沒有了剛才書中所述的聖人君子模樣,神色落魄失色道:
“我哪裡上什麼私塾,連學都上不起的土包子一個,每天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呵呵!”
說到最後林守正悽然的一笑,頗為悽涼還帶著自嘲的意味。
陳望見他一下變成這幅神態,閑著走路無聊笑了笑寬慰道:
“短時間的落魄有什麼,你一個小屁孩才多大年紀,後面的路還長著呢!《俗語》不還說了,下水知深淺,揚帆知海闊麼,往後找準方向堅持去做,將來不說一定出人頭地,改變貧窮命運還是很簡單。”
尋思著這番話可能會將他帶入歧途,末了陳望再補了一句:
“前提是你做的事,必須要不負天,不負地,不負父母。”
說我小屁孩,我看你年齡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啊!
林守正在心頭暗自嘀咕了一句,但臉上卻表現的很興奮,兩眼泛光的盯著陳望道:
“你也會古言詩詞?那我們可就算是同道中人了,見你一身外國打扮,沒想到還是古學派,那我們就有的聊了,在村上沒人和我聊這些,他們都說我是不學無術的古板書呆子,一個朋友都沒有。”
能夠遇上陳望這麼個聊得上話的同道中人,林守正顯得很是興奮,心頭被陳望一番如沐春風的溫和微笑吹拂就消散不少的恐懼和害怕蕩然無存,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是私交甚好多年不見的朋友。
遇見一個對老祖宗留下來拗口難懂的文字詞兒感興趣的新生代少年,陳望心情甚是不錯,彷彿身上傷勢疼痛都減輕了不少,興致高昂的也跟著講了一大堆古言詩詞。
當然也沒忘記順帶著旁敲側擊,詢問這個屬於洞門市邊陲偏遠小村子情況,幾句古詩詞下來,林守正已經將陳望當做朋友,幾乎是知無不答甚至還主動將一些村落的趣事,只是對自己的生活境況隻字不提。
最後兩人還當場對上詩來,上面你一句,下面我接一句。
應景安靜的河邊,就差一壺溫酒,一方石桌,一座小涼亭,兩人還真有點高深流水覓知音,古人君子之交的味道。
以至於很多年後,雖然陳望和林守聚在一起都會有這樣的雅興,但要說起興致和感覺,都會一致認為今晚的對詩情景最為盡興有感覺。
當然,這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可能林守正怎麼也不會想到,今晚他的君子善念之舉,會自己一生帶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章完)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