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士兵們盡皆朝著唐棠低下他們的頭顱,無他,他們敬唐棠在雁門關上的所作所為!
同為熱血兒郎,保家衛國乃是他們畢生的追求。唐棠在雁門關捨生忘死並且為三晉百姓抵擋住了妖族大軍,他們怎能不心悅誠服?
雁門關上的那場大戰早已經傳遍了整個離陽王朝。
這次似乎又得到天南王府的格外造勢,似乎整個天南王城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位唐公子究竟是何人。
“免禮!”
燕楚狂一聲令下,所有披甲騎卒抱拳而起,立於他的身後。
一旁的王城百姓們早就被這一幕給嚇得瞠目結舌。他們都趕緊朝著燕楚狂匍匐在地上,連頭也不敢抬一下。乖乖,這個年輕人居然是咱們天南的王世子,那不就天南的下一任皇上嗎?
可為何這麼一位地位煊赫的世子殿下,竟然心甘情願跟在一位黑袍公子的身後,甘願做他的陪襯?
唐棠四人被那些天南騎兵簇擁著朝王府走去,再次見到這座建在天南九龍池旁的巍峨王府,唐棠的心境已然有了變化。
上次前來是有重要軍情在身,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這一次他被山上的唐梨逼著去太安城考去什麼功名,唐棠不得不過來一趟啊。
要知道如今是大唐,不是後世明清時期——華夏在隋朝才有了科舉制度,可傳到大唐之後,仍然是不完善的。
唐代科舉主要分“明經”與“進士”兩科,其中“明經”科由於太過苛刻,在太宗時期已經漸漸廢除;所以唐棠此番進京,自然是要考那“進士”科了。
進士科在一開始只考策問,後來又加上貼經、雜文兩項
貼經只貼大經,即《禮記》、《左傳》、再加上貼《老子》,十個問題中能答上四個即可合格,詩賦各一;
策問要寫五篇,策問主要是對時下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政務、漕運、鹽政等等方面提出問題並作回答。剛才已經提到過,進士科一般取中很難,百不錄一,因此當時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絕非兒戲,那是真的難考。比如唐前期每科進士只取十幾人,後期也只取三十幾人。
當年那位寫下《遊子吟》的大詩人孟郊當時考中後,欣喜若狂,作《登科後》,其中有一名句流傳千古:“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遍長安花”,可見其欣喜程度。
唐朝的科舉沒有“鄉試”、“會試”、“殿試”一說,讀書人要奪狀元,並不像後世明、清那樣。
如唐棠此番要想進京考取功名,須經當地官府引薦,才可參加“省試”。
這也是唐棠此番前來找他的藩王師叔的原因。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唐棠還有一個目的——他此次進京九死一生,指不定哪會兒就會讓那位九五之尊給神不知鬼不覺剁了。唐棠可不想死的不明不白,所以他這趟來就是為了借燕雲亂這位武聖藩王的勢!
狐假虎威瞭解下!
唐棠望著眼前的王府大門以及恭敬朝他與燕楚狂行禮的家將,他直接踏進王府當中。
王府當中,那位年事已高的老管事似乎早已得到燕雲亂吩咐,正在王府院裡等候。
見到那位老人,即使身為王世子的燕楚狂也恭敬對他道:“黎爺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