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聽完,微闔雙目,面上神情看不出來喜怒。
肖嬤嬤在一旁賠笑道:“聽聞這桂花魚羹是三夫人生前最拿手的菜式,二姑娘頭一次做這道菜,三少爺嘴上嫌棄,到底還是吃完了。小廚房精心準備的那麼多菜式,都比不上這一道。三少爺和二姑娘終歸是親姐弟,感情還是深厚的。”
她知老太太不喜有人在她面前提起三夫人,說完有些忐忑的低下頭。
老太太沉吟不語,半晌才緩緩道:“庭兒既喜歡,明日府裡上上下下都加上這道菜。”
第二日春枝從廚房小丫鬟那裡知道了這個訊息,她回去跟季雲菀說了,又委屈又不滿道:“姑娘不過是關心三少爺而已,老太太這樣是什麼意思?老太太就那樣不喜姑娘?姑娘也是三老爺的親身骨血,不是庶出更不是大街上撿來的。”
都說季家老太太面慈心善,對府裡上上下下溫和寬厚,可她卻不覺得。老太太對府裡那幾個庶出的小姐都能關愛有加,她們姑娘是三房正經的嫡小姐,卻從來沒有在老太太那裡得到一個笑臉。
季雲菀聽了原本心情有幾分複雜,春枝一句大街上撿來的,讓她忍不住笑出了聲,她伸手拍了拍春枝的肩膀,安慰道:“老太太就是不喜你家姑娘,這些年你還沒有習慣麼?我都不生氣,你也彆氣了。”
春桃比春枝長一歲,到底穩重些,沒說什麼,只嘆息一聲,問道:“姑娘,那以後還要親手做桂花魚羹送去三少爺那邊麼?”
季雲菀搖頭,桂花魚羹對她和弟弟而言,不只是一道菜那麼簡單,既然弟弟吃了,就代表他願意和自己和解,沒必要再做了。
“院裡的小廚房是不是閒置的?”她想起來突然問道。
春桃回答道:“是的呢,姑娘想自己在院子裡做吃食?”
府裡每個院子都有一個小廚房,不過錦繡院的一直都是閒置的。老太太雖說不喜姑娘,不過姑娘每個月的月錢倒是和大姑娘幾個嫡出的小姐是一樣的,從來沒有短缺。這月錢雖說不少,但也不足以請廚娘專門在小廚房做飯食。其他院裡都是有孃家補貼,而姑娘外祖家只有一個舅舅,還遠在千里之外的遙州。
季雲菀輕輕點頭,拿出紙筆羅列了一些物品,讓春桃吩咐人出去採買。
她爹當年為了她娘離了國公府和京城,老太太一氣之下斷了她爹的錢銀,他們一家在林州那幾年,全靠她爹一個人的俸祿過活。當時府裡只請了一個廚娘,她娘跟著廚娘學了不少當地的廚藝。她娘做的時候,她就在旁邊看,在莊子那一年,閒暇的時候,她也會照著記憶裡她孃的法子做一些糖糕之類的小點心,倒是比做菜有意思不少。
買回來後,仍是春桃和春枝打下手,她做了一些在莊子上曾經做過的芙蓉糕,季雲庭那裡送了一些,老太太和周氏葉氏那裡都送了些。
周氏正在書房看賬本,秋荷端著一碟子芙蓉糕進來,笑著道:“夫人,這是二姑娘那邊讓人送來的,說是林州那邊特有的點心,二姑娘親手做的,您嚐嚐。”
周氏放下賬本,掂起一塊嚐了嚐,鬆軟香甜,味道倒是不錯。她咬了半塊放下,然後拿出帕子擦了擦嘴,問道:“只送來了這裡?”
“沒呢,老太太和二夫人那裡都送去了些。”秋荷頓了頓,嘆道:“二姑娘這次回來行事圓滑了不少,以前二姑娘可不會主動向老太太送吃食。”
“圓滑是好事,讓人就算不喜,也挑不出錯處。”周氏垂眸想了想,對秋荷吩咐道:“剩下的芙蓉糕給老爺和大姑娘六姑娘送過去,讓他們也嚐嚐。”
“是。”秋荷福了福身子,端起碟子退了下去。
一大早梳洗好,出門去給老太太請安,剛轉過遊廊就碰見了季雲舒和季雲晴也去給老太太請安。
“二姐姐。”季雲晴高興地朝她打招呼。
季雲菀站在原地等兩人走近,一起往老太太的院子走。
“二妹妹,你前日讓人送來的芙蓉糕味道極好的,我在京城還未吃過呢。”季雲舒笑著說道。
“那是林州當地特有的點心,大姐姐和六妹妹若是喜歡,我以後再做了,再送一些過去給你們。”季雲菀笑眯眯道。
季雲晴最愛吃甜點心了,聽了高興地直點頭,“好呀好呀,二姐姐別忘了呀。”
三人說的正高興,背後卻傳來一聲冷哼,“糕點自有廚子做,堂堂國公府的姑娘,親自下廚也不嫌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