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王在大沽水軍的幫助之下,打敗了冀魯總督夏子騰。可他和朱時雨,卻遲遲定不下北上進京的方式。水路雖然快,可人數有限。
再加上,造勢抹黑中宗,也需要些時日。所以,方王六月二十打下了濟南,卻遲遲不出兵北上,反而派人去了西邊。
本來,方王是找郭守義抹黑中宗的,這一去,卻讓他們發現了一個事。韃靼的索鐸,也正虎目眈眈,想乘機撈一把便宜。
方王的使者勸了一會兒郭守義,發現他完全是個牆頭草。如果他們贏了,郭守義必然站方王。如果方王輸了,郭守義必然站中宗。
郭守義又跟方王的人透『露』了索鐸的動向,讓他們自己跟韃靼方面聯絡。因為郭守義和達延走的比較近,索鐸的人並不待見他。
如果索鐸不出兵給中宗添『亂』,必然會來攻打三邊。郭守義為了自己的安全起見,就慫恿方王的使者去韃靼碰碰運氣,試圖禍水東流,把索鐸引去大同或者宣府。
索鐸也知道,郭守義雖然很會躲避,可他三邊的實力不弱,人馬不少。而三邊東側的大同,更是一塊硬骨頭。所以,索鐸也挑軟的來打,聽方王跟他裡應外合,攻打宣府,索鐸也有了那麼點意思。
使者回去跟方王一,這事就算這麼定下來了。兩邊約定,起兵之日,索鐸從宣府北側進攻,方王的人馬從南邊進攻。先打下宣府,佔了據點,再打京城。
定好攻打的計策,方王又聽了一件事,中宗的手裡,並沒有真的玄鳥主釵。
而這事,卻是端王告訴他的。
前兩日,方王還沒打下濟南府的時候,宮裡的女眷要去雲棲寺過觀音菩薩成道日。這事,一般都是太后為首,帶了太妃和中宗的妃嬪前去進香禮佛。
可今年的情況有些不同了,鄧皇后生了皇子,方王『逼』近,中宗求了家幫忙,那是遲早的事。所以,鄧皇后也有零帶頭的味道。再加上,她出了月子,悶在皇宮裡也悶的久了,也想趁機出去走走。
所以到了六月十九日,太后帶了一批人,皇后帶了一批人,平分秋『色』地去了雲棲寺。
正月的時候,何青衣就跟太后來過,只是,那次還有鄧夫人和張留仙,這次再來,她卻是扶月公主了。
因為是宮裡女眷出行,所以雲棲寺的閒人,一早就給趕的乾乾淨淨,連火工道人都給趕下山去了。
眾人在雲棲寺呆了一,也覺察出太后跟鄧皇后劍拔弩張的火『藥』味了。
原因也很簡單,太后管了十四年後宮,現在皇后生了皇子,後宮的大權,也該還給她了。
更何況,中宗覺得,先皇把玄鳥的主釵給了皇后,對她必定是有所看重的。既然時機成熟,等皇后身體好轉,他就打算讓她掌了這六宮的事務,讓太后也省點心。
可太后並不願意放權,她掌了十四年後宮大事,如何肯放下權力,讓皇后來管。所以這次出宮,兩人之間,就有股子莫名其妙的爭鬥。
何青衣看在眼裡,也知道,鄧家的七十萬大軍壓著,鄧皇后管事,只是遲早的事罷了。
這十四年,鄧皇后沒有生育的原因,就是太后的參茶,她心裡對太后自然怨恨。再加上今年五月,鄧家一出事,太后直接就想把她和皇子餓死在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