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雲鴻冷哼了一下,問:“訊息可靠嗎?”
無麵點點頭,:“太后宮裡的訊息,應該可靠。只是,中宗走後,太后的臉『色』,非常難看呢。”
“好的,”鄧雲鴻吩咐:“你派人關注這件事。”
“是,屬下遵命!”無面領命下去了。
到這時,鄧雲鴻才把中宗的心思,給揣摩透了。原以為,中宗召了張超跟周和進宮,又給張留仙一個女官的位置,是為了收買北疆的張家,削減鄧如光的勢力。
可現在看來,中宗的野心,遠不止這些啊。
慶王的封地在洛陽,離三邊非常近。如果收拾了三邊總督孫連玉,中宗最放心的人選,自然是他的同胞弟弟慶王。
可慶王養尊處優,從在深宮長大,哪來的經驗?別戰事吃緊,就算是管理洛陽,慶王恐怕都很吃力,怎麼可能馬上扛起三邊總督的職責呢。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給慶王找一個最有經驗,又最忠心可靠的師傅了。
北疆跟三邊雖然一東一西,可張允的西霞關就在三邊的東北。急行軍的話,幾就能趕過去支援。更何況,過幾年可以讓張超去守西霞關,讓張允到三邊幫慶王。張允戎馬一生,打過不少漂亮的硬仗,守個三邊,一定不在話下。
如果張留仙嫁了慶王,張允自然是盡心盡力輔佐慶王坐三邊總督的位置。同時,張允又是北疆派,他在三邊沒什麼實力,慶王也能趁機組織自己的隊伍,發展自己的勢力。何止是兩全其美,簡直是十全十美了。
張允的弟弟張充雖然在三邊,可勢力太,威望也不夠,沒法獨立輔佐慶王。可張允一去,兩兄弟一定會聯手幫慶王。這麼一來,三邊在慶王手裡,中宗就能高枕無憂了。
而北疆的鄧如光,年紀也『逼』近五十了,戰場上出個意外,中宗就可以派周和回去頂替。這麼一來,三邊在慶王手裡,北疆在周和手裡,而張家作為壓制周和的力量,又跟三邊保持聯絡,互相制衡,至少十幾年不用換人了。
想的可真美,鄧雲鴻心想,真當我們鄧家沒人了嗎?
而這會兒,宮裡的周和,也遇上了相當棘手的問題。
七月七日是七夕,宮裡宮外都要過乞巧節。民間各地風俗不同,過法也有差別,可多數要焚香拜織女,供上瓜果點心,女子還要做些針線活,討個吉利。宮裡自然不同,一般是皇帝帶了後宮妃嬪吃個酒宴,宮女們可以按民間的過法來,在院子裡擺個香桌,吃點水果什麼的。
而尚服局因為織布裁衣的緣故,把乞巧節看的特別的重,認了織女做她們的祖師爺。尚功局雖然也沾邊,可畢竟只是女紅,沒尚服局那麼名正言順。
所以這兩局的人,每年都要在七夕的乞巧節上鬥上一鬥,比賽做個荷包,手帕什麼的。贏聊人,雖然沒多少獎品,卻很給自己所在的局爭光。因此,尚服局和尚功局每年都會派出最巧手的宮女和女官,一爭高下。
今年也不例外,尚服局跟尚宮局的人,一早就來樂志齋了。
入夏以來,每晚上都要下場大雨。今雖然是七夕,尚宮局的人也擔心大雨壞了酒宴,就把乞巧的香爐供桌,都擺在樂志齋附近的御花園裡。
而尚服局跟尚宮局的比賽,得在酒宴開始之後,由中宗和鄧皇后來決定爭鬥內容。所以這兩局的人,一早就摩拳擦掌,來樂志齋熱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