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嶺的考察重點就是:長度、寬度,這樣可以方便劃塊兒測量,還有樹種的分佈,特別是有哪些珍稀的樹種?有沒有大面積的果樹林?”
“最好能觀察一下,哪兒利於獐、狍、鹿、麋生存活動?如果能查清楚這個,看看能不能建個肉食野味的狩獵場?……”
話題一扯開,楊心蘭就發現她想興建的專案實在是太多了,真不是短時間內能達到目標的,但她又哪個都有點兒舍不下,也只能慢慢來了。
“至於水域的考察重點,就是:無名山的東、南、西的水域總面積、各區域性面積、灘島的分佈以及大小。”
“島上現在都有些什麼,以後還可以開發出什麼專案?魚都有哪些種類?分佈在哪個區域?還有沒有其它水類的出産?”
“再有就是……看看有沒有可以適合用來種植水稻的灘地?如果有的話,具體有多大的面積?還有沒有繼續開發擴大的可能性?”
“我希望這樣的勘察,能夠有圖、有標誌、有文字說明,要盡可能教會做這項工作的叔叔伯伯們測距離和畫平面圖。”
“不會寫字的,就讓他們用腦子記牢細節,每天回來由舅姥爺你補寫,做到咱們心裡有數了,跟官府商談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
“各位老人家,想必你們對咱們屯子的山水也很瞭解,像是山上哪兒有猛獸啊,哪兒有大型的山洞啊,哪兒的草適合放羊放牛啊……?”
“凡是與勘測以及山嶺水域有關的,都請和我舅姥爺商談,蘭兒在這裡謝過幾位爺爺、伯伯了,你們多費心。”
一聽到楊心蘭說的這些話,大家的話匣子算是開啟了,因為山窩屯地少又貧瘠,多數人家只有一塊小菜地。
而靠著打工掙錢買口糧,解決溫飽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進山刨食是冬春經常要做的事,這也是近山的動物為什麼少之又少的原因了。
但也因為大家都是進過山的,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些心得,你一句我一句的,倒也是提供了很多的資訊。
由於在座的都是山窩屯的老人,所以對屯子裡的人也都是很熟悉的,對於每個重要專案的承攬人,也就商議出了個大概,有毛遂自薦的,也有大家推舉的。
楊三槐連連舉杯敬酒,表示著自已的感謝,大家就談得更來勁兒了,盡興敘談,把酒言歡,酒菜將盡,楊家的基礎隊伍也初見雛形。
人散了,楊三槐和曾鐵漢負責把幾位老鄉黨分別送了回去,楊奶奶就上了炕裡,看著楊大槐的睡相,搖頭嘆息了一聲,這一晚上,她真是嘆了好多口氣。
楊大槐剛剛喝了娘親新手端來的黃豆湯,躺在暖暖的被窩裡,酣酣的睡著了,任飯桌上的親友們商談說笑,他自去與周公逍遙。
這種‘有家’的安心,真是久違了,楊心蘭不想打攪奶奶,就悄悄地去了院子裡,找到了天魁和天寶。
她跟天魁並不熟悉,上次他跟著他娘來自已的家裡,表現得可沒多好,所以對於天魁這個堂哥的心性,楊心蘭還是打算再考察考察,看他到底是否值得自己費心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