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是你安排的?!”江紅綃回望向他,語氣冷冽,可又不十分確定。
蘇禛看了她一眼,拇指輕輕揩過薄唇,冷笑一聲,如同地獄爬上來的修羅一般,湊到她面前,森森開口說道:“我的好姨母,你覺得我蘇禛若是想殺你,還需要給自己尋個理由?!”
江紅綃背脊一僵,屏住呼吸,身子貼在車壁上,顫聲道:“我知道了。你別用這種眼神看我,我只是想確認一下,這人是衝著蘇家來的,還是衝著我來的。”
蘇禛向後一靠,半瞌著眼,不甚在意道:“那麼姨母得出的結論是?”
“該是衝著蘇家來的。”江紅綃眼神微微閃爍了一下,口不應心的說道。
蘇禛不屑的勾了下嘴角:“我倒是覺得,更像是衝著姨母你來的。這蘇鸞若不是我嫡親的妹妹,那姨母可就是犯了七出。這犯了七出女人是該休出府去的。當年姨母執意嫁給父親做繼室,這外祖早就不認你這個女兒了,若是被休棄,姨母恐怕只能青燈古佛,了卻一生了。而這些,對蘇家來說,不過是沒了個當家的主母罷了。”
江紅綃聽罷,眼睛微眯了眯,是啊,所以說,羲和這招夠狠。連後路都不給她留一條,為了置蘇鸞於死地,竟把她當成那引炸藥的引信燒了去。
蘇禛將她變幻莫測的神色盡收眼底,隨後瞌上眼,慢悠悠的說了句:“姨母,有些事情得掩好了才行。畢竟我不是父親,可不會念著孃親的情面容著你在府裡翻手雲,覆手雨。”
“你在懷疑我?!”江紅綃抬起眼,眼底的陰鷙更加濃烈了幾分。
她一直討厭蘇禛這副什麼都能看透的模樣,讓她有一種無處遁形的感覺。當年蘇禛被養在定國侯府的時候,讓她覺得慶幸。之後蘇禛與蘇湛父子反目成仇,她心中更是快意。可是這份快意與慶幸並沒有持續很久……
當初那個只會瞪著眼,辱罵她的孩子去了戰場,入了軍營。他飛快的長大了,變成了心思深沉,精於謀略的少將軍。那種殺伐果斷的氣勢讓她恐懼,讓她無法與之抗衡,也讓她的心思在他面前更加無處藏匿。
“不。”蘇禛開口否道,“我是從來就沒相信過你。”
她被他說得一哽,沉默半晌,終於在馬車停下之時,開口與他說道:“蘇禛,我有辦法證明我的清白,但是我需要你幫我!不,不只是幫我,也是幫鸞兒。我用自己這條命發誓,鸞兒的的確確是當年姐姐生下的那個孩子,是你嫡親的妹妹。”
蘇禛睜開眼,看向江紅綃,目光裡深邃的讓人看不透他的心思。
直到江紅綃眉頭緊緊蹙起,頻頻抬手攏過耳際的髮絲,他才移開目光,涼聲道:“所以,證據是什麼?”
江紅綃咬了咬下唇,雖是不甘願,但終是開口道:“當年姐姐仙逝,江府曾派過來兩位嬤嬤照顧鸞兒,其中一位出身宮中。後來我嫁入府內,便將她二人打發回了丞相府。不過,這一晃十餘年,她二人可還在世,又能否記得鸞兒身上的特別之處,就難說了。”
“此二人我來尋。不過,我倒是有些好奇。姨母一向深居內宅,究竟是得罪了何人,非要置姨母於此境地?”蘇禛說得別有深意,似探究又似幸災樂禍,讓江紅綃不由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
江紅綃扶著琴香的手下了馬車,回頭看了他一眼,口氣不善道:“這等事,我一婦人,怎會知曉。就如你所言,我平日裡深入簡出,即便被人當做了靶子,怕是也是替蘇家擋暗箭。”
“如此說來,姨母真是為蘇家付出了不少。等父親凱旋歸來,我向他給您討個功勞吧!”說罷,他唇角微微一挑,笑得甚是諷刺。讀書啦
因著江紅綃的“配合”,不過用了三日,蘇禛便找到了當年江家差遣過來的兩個嬤嬤。其中一位已經不在人世。好在另一位,也就是當初出身宮中的那位曾嬤嬤,得知了他的來意,便跟他進了京都。
蘇禛倒是沒把人帶去京督府,而是將人領進了宮,直奔養心殿。
太后看了來人一眼,覺得此人的模樣甚是熟悉:“你是何人?”
曾嬤嬤忙俯首行了個標準的福禮:“奴婢曾茯苓,見過太后娘娘,萬福金安。”
“茯苓……”太后娘娘喃喃自語的重複了句,隨後登時恍然,問道,“你是當年福瑞宮的女官茯苓?!”
“勞娘娘記掛,正是奴婢。”曾嬤嬤抬起頭,眼含熱淚。
當年太后還是后妃時,因著受貴妃算計,被先皇冷落,住的便是福瑞宮。這福瑞宮可不如它這名字吉祥,宮內清冷荒蕪。當時多虧了茯苓,才讓她安然度過那個寒冬。
眼下再見,太后竟生出了些許懷念,不僅有些感傷。
“你進宮是為了證明蘇家那丫頭的身世?”太后沾了沾眼角的晶瑩,開口問道。
曾嬤嬤點點頭:“當年受先皇之命,撫慰丞相大人的喪女之痛,奴婢被指去了江府,隨同府內的孫婆婆一同去定國將軍府照看蘇小姐。雖然只有一年有餘,但奴婢依舊能認出她來。”
“你說你能認出她?可是有什麼特別的法子?”太后略顯疑惑。
“稟娘娘,奴婢沒什麼特別的法子。是那蘇家小姐身上有一處特殊的胎記。”曾嬤嬤如實說道,“蘇小姐的後腰處,有三顆芝麻大小的紅痣。”
“還有這等事?”太后輕呷了口茶,唇角漫過一絲笑意,“金枝,傳哀家口諭,召蘇家小姐和江氏即刻入宮。”
“是,娘娘。”
蘇禛聽罷,心頭微松,看來鸞兒的身份,經此一事便能坐實了。雖說便宜那江紅綃,讓她輕輕鬆鬆躲過了這一劫,但倒也值得。
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蘇鸞與江紅綃便隨著金枝姑姑一同進了殿。
江紅綃看見那曾嬤嬤,懸著的心當即便落了地。
蘇鸞倒是不甚在意,乖順的站在一邊,與江紅綃一同,朝著太后行禮問安:“太后娘娘萬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