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也並非非要和父母鬧僵,我生氣,只是在氣我自己無能罷了。酒量不行,賺錢能力也不行,也維繫不了各類感情。雖然我共情能力天生一流,但我試過很多次,真的維繫不了一段段感情,無論是友情、愛情和親情,我都是相見時暢談,相別時兩寬,君子之交淡如水,各自安好便是最美麗的晴天。
有時候,我在想,到底是因為什麼才造成我這樣呢?
是從小從山西遷徙,歸來安徽,因為語言不通,頻被欺負,導致我打小沒有安定感?
還是因為青春痘,導致被同學嘲笑,嘲笑我幹嘛還敢活著,所以一段時間自卑內向?
還是如村裡大媽說的,被我媽慣的,可事實上,真如此嗎?
我何嘗不想混出個人樣,又何嘗不想成家多生幾個孩子,可我一次次的親身經歷告訴我,你這樣的人,不適合這個時代,是註定要被時代淘汰掉的人。
所以一次次的掙扎,一次次的改變,最終溫柔變成了煩躁,平和變成了偏激,我開始把粗魯施向最愛我的人,而原因,其實並不是怪罪父親只顧賺錢,鮮少關懷問候,沒教我如何愛人,也不是因為高中時期,因為我姐我爸兩者的關係惡化,而致使我每夜每夜的煩惱哭泣,最終只換來兩人的一句“大人的事,你小孩別過問”,就全篇翻過,全然沒過問過我的意見,也沒過問過我是否因為這事而沮喪懊惱死心。當然了,也不是因為老爸的教育方式是棍棒教育,只要我犯了錯,惹到事,就一言不發的揍我,還說該揍,揍得好。甚至,也不是因為從小到大的挫折教育,讓如今的我幹什麼事,腦海都會提前浮現出“你怎麼這麼笨,你的眼睛長腳上了嗎,你還能幹成啥”,讓我幹啥啥不行,沒有勇氣與自信。我煩惱的是,我沒啥本事,還假清高,脾氣大,我只是不堪這樣的我罷了。
有時候,我想和聲細語的和父母暢談,可文化水平不高的他們,總是因為會錯意,或沒順著我意,以及我的觀念太過超前,所以接受不了,而埋下不和的種子,任由謾罵爭吵萌芽茁壯。其實我何嘗不想和父母開開心心的相處,可每次,開口便是“你看看誰像你這樣,你看看哪個人不比你強,你看看哪個男的不是心思在女人身上,你看看那誰好幾個小孩了...”,便杳無話語,或冷淡收場,或吵架鬧僵。
我知道在農村,一個大齡未婚青年的父母,會遭受太多的流言蜚語,我感謝替我承擔這些,而鮮少告知幷包容我的父母,我也感謝我爸這些年賺來的房子、車子,老爸辛苦劬勞,可是,只是我自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啊。
可能當下的我,只是暫時迷失了,亦或是,找到了方向,但因為不符合當下,不被人接受,賺錢少,前期積累大,所以脾氣漸差,最終成“你們開心就好,我隨意”而不再與人爭辯,但無論哪種情況,一次次的經歷,都讓我清晰的知道,知道我的人生要我負責,至少要把我自己照顧好再說。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命運墜茵落溷各不相同,有時候,不得不坦然面對,揚帆起航,再次笑對人生,這便是人生吧,真心希望以後的我,能更加成熟吧。
<!17k>
喜歡回憶頻頻擾請大家收藏:()回憶頻頻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