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能說話了!”宋娟花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 這麼多天無法說話的折磨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上, 讓她無比地痛苦還有悔恨,她悔恨自己不該去招惹十一,只恨不得時光能夠倒流。現在她壓根不把面子放在心上了,只要能夠讓她說話, 她就是跪下磕頭都可以。以後她再也不想來這裡了,也不想再跟十一碰頭了,她絕對會躲著走的。
楊二叔也激動極了, 他從來不知道夫妻兩不能溝通是這麼的痛苦, 因為宋娟花成了啞巴,家裡可謂是一團亂遭,兩個最小的孩子也鬧得不成樣子,他的心都快操碎了,這下好了, 終於能恢複正常了。
楊二叔抹了把臉,對著十一再次道謝, “謝謝十一大夫, 我們以後絕對不會再來打擾你們了, 你們放心吧。”說完就扶著宋娟花起來, 直接走了。
驢棚子裡的楊爺爺轉過頭去, 重重嘆了一口氣, 對於自家二兒子, 那是失望透頂,“要是早能管管她, 現在還有這麼多事情麼?”
楊石峰沒有任何反應,面無表情地繼續做自己的木工活。
十一見狀也不沒說什麼,從鞦韆上下來,走進廚房旁邊的那間雜物房,現在已經改成她的醫藥房了。
裡面也是白白的牆壁和鋥亮的地板,原本的床被擺放在靠牆的地方,上面的床單被子都很幹淨,聞著還有一股陽光的味道,一聞就知道是經常拿出去曬的。床的旁邊還放了一個架子,上面有水盆和毛巾,可以用來洗手消毒。
另一邊的牆上有個很大的木頭架子,一共三層,上面都是些曬幹的藥草,十一拿起來一看,這些藥草都是她曾經教過楊石峰辨認的,有的是治療頭疼腦熱的,有的是治療肚子不舒服的。看來他全都記得。
十一又轉過頭去,架子旁邊是個大案桌,上面除了基本的筆墨紙硯之外,竟然還放了一個脈枕,也不知道這人是從哪裡弄來的。
這個醫藥房,該有的全都有,一點也不比她在城裡看到的醫館差,加上滿室都是藥香,讓人在裡面治病都覺得舒服。
十一坐到案桌後面,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裡面滿滿當當的。
前世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一個人披荊斬棘,從來沒被人這麼對待過,一直覺得一個人幹脆利落,感情都是浪費時間的東西,現在才知道,被一個人放在心上疼愛是這麼的暖,她應該感謝老天爺讓她來了這裡,遇到楊石峰這個大傻蛋。
“丫頭,快出來看看車子,做好啦!”就在此時,外面傳來楊爺爺高昂的聲音。
十一立馬站起來走了出去,一眼就看到院子裡一個板車做了出來,接在驢子身後就能用來坐人還有拉貨了。
楊爺爺很高興的樣子,扶起板車的把手往前推,“丫頭你快看看,這板車拉個十來個人都不成問題。”
車軲轆雖然是木頭的,但是打造得特別圓滑,車輪滾動的時候聲音很小,順利得很,一看就不錯,不過,十一覺得這光禿禿的板車這樣不太行,不說人坐上去容易摔下來,就是去進貨,萬一一顛簸,估計東西都得掉下來了。
十一道:“爺爺,給車子做個車廂吧,像馬車那樣的車廂,這樣裡面裝了什麼東西別人也看不見,拉東西的時候也不容易掉出來。”
楊爺爺一聽,推車子的動作頓住,“這個主意好,加個棚子牢固不說,也免得每次去鎮上進貨都被村裡人圍著看,問這問那的就不好了。我這就來加。”
楊爺爺立馬就開始動手,楊石峰見他興致這麼大,隨他去了,轉身進廚房裡做飯去,而十一則留在外面給楊爺爺遞遞東西。
楊爺爺用木頭在板車的四周豎著固定上,形成一個立方體的車廂架子,然後從他自己的房間裡拖出來一塊大油布,墨綠色的,“這個蒙上去當車廂最好,不怕雨不怕曬的,這塊油布還是我珍藏的,沒想到用在這裡了。”
十一幫著楊爺爺一塊將油布蒙上,把油布在木條上固定住,然後又在三週的邊緣仔細固定上,把多出來的布塞進車廂裡,這就形成了個嚴嚴實實的車廂了。
“怎麼樣丫頭?”楊爺爺笑呵呵地問道。
十一退後幾步觀察了一下,覺得很是不錯,跟鎮上看到的那些馬車相差無幾,不由給楊爺爺比了個大拇指。
楊爺爺更是高興了,立馬將拴在驢棚子裡的驢子拉出來,把新做好的車子固定在驢後面,然後繞到驢跟前,伸手摸了摸驢頭,“夥計,以後咱家就麻煩你啦。”
驢子打了個響鼻。
楊爺爺哈哈大笑,只當它是答應了,坐到車前拉起繩子,朝十一揚了揚下巴,“丫頭上來,咱們去試試我們家的驢車。”
楊爺爺現在的樣子就跟得了好東西急於跟夥伴炫耀的孩子似的,十一樂了,也樂得跟楊爺爺一起去炫耀,於是輕松一躍就鑽進了車廂裡,在後面道:“好了爺爺,咱們走吧。”
“好嘞——”楊爺爺一聲叫,駕著驢車就往大門去了,直接出了家門順著村裡的路跑了起來。
十一覺得這驢車雖然慢,但是還挺穩當的,坐在裡面也不太顛簸,而且再慢也比人走路快多了,在這裡來說,已經很讓人滿意了。
楊爺爺嘴裡發出“得得”的趕驢聲,越趕越愛這種感覺,對自家的驢車太滿意了,忍不住道:“我早怎麼沒想到呢,這下好了,以後趕著驢車去鎮上,人輕鬆了,時間上也會快很多,石峰去拿貨也方便。”
十一想起楊石峰曾經說起過的,說這裡只有一輛拉人去鎮上的車,但這車也不是天天都去鎮上,去一趟也要不少錢,村民們基本上還是走著去鎮上的,於是便想到一個主意,“爺,反正以後石峰要經常去鎮上拿貨,去的時候車子是空著的,也可以順帶帶點村民去鎮上,一個人收點錢。”
楊爺爺點點頭道:“帶些人倒是不錯,至於收錢嘛,會不會不太好?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幫個忙也不算什麼。”
十一否定道:“如果不收錢,大家都想坐車,這車頂多坐十來個人,那到底是帶誰?到時候可就熱鬧了。”
楊爺爺恍然大悟,拍著自己的額頭道:“是是,的確是這樣的,到時候打起來都有可能,還是得收錢。但到底收多少呢?要是收的多,也不太好意思啊。”
十一記得這裡坐一趟車去鎮上是一趟五文錢,那他們就便宜點好了,“咱們可以便宜兩文錢,一個人一趟三文錢,要是有人捨得那就帶著,就算沒人也沒事,反正只是順帶帶著,不靠這個賺錢。”
楊爺爺呵呵笑了起來,“你這丫頭就是聰明。”
村裡不少人正好從田裡面勞作回來,看見這麼個大家夥自然是要停下來好好看看的,看到趕車的楊老爺子,大家都開口問話:“楊老爺子,這是你家的驢車?聽說石峰下午買了頭驢子回來,就是這頭吧?”
楊爺爺放慢速度,樂呵呵地道:“就是這個,不錯吧?”
大家都說不錯,有的人看得眼都熱了,恨不得自家也有這麼一頭驢子和車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