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為中樞,四域為枝幹,諸天萬界為脈絡,這就是現今的天下格局。
而在神州四域之外,諸天萬界之內,兩者間隔接壤之處,還有一境,名曰域外之天,此境與諸天一般,天地元氣甚是稀薄,不僅窮山惡水,還有諸多險境絕地,因此從太古起,其中生靈便不斷往神州遷移,至洪荒之時,便成了一處荒蕪之地,人跡罕見。
但不知為何,上古天地大劫之後,這已被遺忘的域外,忽然成了一處炙手可熱之地,不僅僅天地元氣驟變充盈,吸引了諸多修行者,甚連那退離神州的道佛儒三教,都在其中建立了教門傳承,也就是現如今的大羅天境,須彌佛國,山海奇觀。
其中須彌佛國,便坐落於域外之西,也就是傳說之中的西方極樂淨土,無數佛門修者信徒心中的佛之聖地。
然而現今,這西方淨土,卻不複以往清靜,三十六佛國之外,漫天神光璀璨,一尊尊威勢駭人的古神妖神,立於蒼穹雲海之間,冷眼注視著下方的須彌佛國,淩厲目光似要洞穿那佛光聖耀,直入須彌淨土。
諸神並立,虎視眈眈,這般氛圍之下,縱是這西方淨土,佛門聖境,也不由一派凝重,三十六佛國之中,無數佛者善信念誦,佛聲禪唱不斷,方才堪堪抵住了那漫天神威!
見此一幕,諸神卻是渾不在意,立於雲海之中,冷冷注視著那三十六佛國核心所在——須彌天!
須彌天,娑婆淨土,靈山大雷音寺,大雄寶殿之中,佛光聖耀,滿目璀璨,定睛望去,只見一尊尊佛陀菩薩,明王金剛分列而坐,總共三百六十五位。
而在這眾佛之上,赫見一尊聖佛,端坐於八寶金蓮之上,手捏拈花而笑,寶相莊嚴,氣度恢弘,正是這三十六佛國之主,現今佛門執掌者,世尊如來!
“佛祖!”
眾佛菩薩,明王金剛,齊尊一禮。
“嗯!”世尊微微頷首,目光掃遍諸佛,隨即言道:“可有人知曉,今日吾為何召眾位齊聚於靈山?”
“這……”
聽此,眾佛卻是一陣遲疑,相視許久也不見有人言答。
“佛祖,弟子知曉!”
便是眾佛遲疑之間,驟聞一聲高呼,隨即一眾佛位之中,竟見一人翻身而出,猶若山中野猴一般,耍盡了威風之後方才跪於大殿中央。
此時,方才見他真容,竟真正是隻猴子,他身姿英武非常,縱披著一襲袈裟佛袍,也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英氣與桀驁。
這猴子翻了幾個筋鬥,又跪於大殿之上,不顧周遭眾佛那無奈的目光,自信滿滿地說道:“佛祖召集我等,定是要攻出佛國,將外邊那一幹神啊魔的打得落花流水,揚我佛門神威。”
“哈哈哈!”聽此話語,八寶金蓮之上,世尊不由失笑,隨即言道:“錯了。”
“錯了?”那猴頭聽此,不由得撓了撓腦袋,問道:“那是為何?”
此話疑問,非是他一人,在場眾佛聽此,也紛紛望向了世尊,眼帶詢問之色。
世尊搖了搖頭,淡笑言道:“而今吾召眾佛前來,是為論道!”
“論道?”聽此,眾佛皆是一怔,那猴頭更是不解,問道:“佛祖,那一眾古神都打上門來了,我們還論什麼道啊。”
世尊淡笑依舊,向那猴頭言道:“悟空,你且先退下。”
“是!”
雖有不解,但在這世尊面前,猴頭也不敢太過放肆,點頭回身佛位。
見此,世尊微微頷首,隨即望向眾佛,言道:“今日,吾要與眾佛論現今吾佛門根本,善惡!”
“這……!”
此話一出,眾佛現在詫異更甚,連那穩重如山的不動明王都皺起了眉,向世尊問道:“佛祖,為何突然要論此道理?”
世尊淡淡一笑,望向那身凝四面八臂法相的不動明王,言道:“明王為吾佛門鬥戰第一人,金剛怒目,伏魔無數,可明善惡?”
“嗯!”
聽此,不動明王雙眉再沉幾分,他雖為明王之首,佛門三尊之一,論地位於世尊這佛門教主相當,但此刻仍感這位教主神秘莫測,因此一時間也不知道要如何回應,只能沉默以對。
見此,世尊搖了搖頭,輕聲一嘆,再看向那手持慧劍般若的文殊菩薩,再問道:“菩薩慧劍,斬盡紅塵業障,普度迷惘眾生,可明善惡?”
“這……”聽此話語,文殊亦是遲疑,但未如明王那般沉默,而是言道:“善惡無記,為人之三性,善者……”
文殊輕聲敘述,正是佛門經典玄妙,聲落之間,地湧金蓮,天花亂墜,諸多神異共現,可見這位佛門三尊之一,眾位菩薩之首的文殊佛理之深,果不負那智慧之名。
然而聽此,世尊卻是搖頭,言道:“菩薩所言,道理至深,奈何卻非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