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秒殺恒指事件,這事江一鋒記憶很深刻。
因為他的舍友劉俊捷炒股,而且這事引發全港轟動,媒體持續追蹤報道,影響很大。
要利用這事賺錢,那就要做空恒指,保證金50萬起,還必須加槓桿才有足夠的收益。
股市是波動的,加槓桿做空,有時候一個小幅度上漲,沒錢加倉就會被強平。
江一鋒缺少本金,也暫時玩不起。
至於投資美團和位元組等公司,江一鋒必須混起來有身份了,才有投資的資格。
盤算了一圈,江一鋒還是決定先搞點比特幣屯著。
比特幣是2008年年底才提出的概念。
2009年1月份,中本聰才挖到第一個區塊,得到50個比特幣。
江一鋒前世不挖礦也不炒幣,對於這些理論,原本也不是很清楚。
他研究了之後,才發現挖礦非常簡單。
只要下載一個Bitcoin Core客戶端,輸入挖礦指令,客戶端便會呼叫電腦CPU的算力,來進行挖礦。
比特幣的設定,是儘量確保大約每十分鐘,可以出現一個區塊。
挖出新的區塊就獎勵一定數量的比特幣。
也就是說,一天出現144個區塊,這個數字是相對固定的。
10個人挖礦,一天是144個區塊,;1萬個人挖礦,一天也是這麼多。
挖礦的人越多,挖礦的難度就越大,這是典型的內卷機制。
在當下,比特幣還沒什麼人關注,挖礦的人極少,難度也很低。
一個區塊還能獎勵50個比特幣。
一臺普通的電腦,一天就可以挖上千枚比特幣。
江一鋒看著錢包地址裡,不斷出現的私鑰資料,感嘆錢真的好賺。
2013年比特幣的價格會突破1000美金,2017年就突破了2萬美金。
這樣算的話,江一鋒這臺電腦,一天產生上千枚比特幣,價值幾千萬美金,折算華國幣過億。
先賺他一個億的小目標,就這樣被江一鋒輕鬆的實現了。
而且還是日入過億。
重生者賺錢的方式,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只是未來很美好,現在很殘酷。
未來的億萬富翁,現在還是隻能租房打工。
江一鋒還是要努力工作和學習,為拿到系統的獎勵而奮鬥。
畢竟光有錢不行,還要有個好身體。
張朝揚為什麼抑鬱,你可以說是邊際效應,他玩多了覺得沒意思。
也可以說他年紀到了,身體機能下滑,玩不動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
窮人的焦慮感來自於沒錢,鬆弛感來自於大家都會生老病死;
富人剛好相反,他們的鬆弛是有錢,焦慮的是疾病和死亡。
有系統的獎勵,江一鋒才能身體強健的多活很多年,充分享受到金錢所帶來的快樂。
這點他還是很清楚的。
不然也不會改行來做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