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最後一天,我終於在晚飯前趕到了家裡。
D縣由於臨近山區,海拔比C市略高一些,氣溫也要低幾度。我從公交車上下來,冷風撩起額前的劉海,撥出的白汽被迅速吹散,緊緊自己的大衣,看著舊日裡熟悉的大街小巷,一磚一瓦,一花一葉,都還是原來的樣子,那樣親切和熟悉。原來這麼久過去,總有些東西留在記憶深處,不曾改變。
遠遠望見有個人影向我招手,在黃昏的街頭,裹著厚厚的羽絨服。碩大的衣服快要把他的身形淹沒,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顯得那麼渺小和單薄。我眼眶一熱,三步並做兩步跑上前去,一把挽住他的胳膊,“爸,這麼冷跑出來幹什麼,我又不是不認識路”
“哈,那可難說,有些人不很久沒回來了麼,我就怕她把回家的路都給忘了”父親拍著我的手哈哈大笑,臉上掩飾不住的高興。
“爸!”我嗔怪地搖搖他的胳膊,“之前不是你叫人家好好工作,沒事兒別老往家裡跑麼,現在又來怪人家。我到底聽你哪一句啊?”
“哈哈,是,是,是,怪我怪我”父親笑道,“這不最近操心你的終生大事嘛,你這主角老不在,叫我怎麼去完成任務啊?”
我不禁一愣,原來如此。心裡突然就有些恐慌,即便上次有聽父親提起,但一直不甚在意的我從沒想過這事會這麼快地大喇喇擺在我面前。
“爸,我才剛工作沒兩年呢,你就這麼想把我嫁出去啊?”我嘟囔著嘴抱怨道。
“傻女兒,人早晚都要成家的啊”父親不自覺嘆口氣,“你媽走得早,我這好不容易盼著你長大成人,工作了,掙錢了,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你不知道啊,你爸爸我啊,可才放下心點兒。不過,咱閨女也從不讓我操心,是吧?讀書,找工作,爸爸都幫不上你忙,但我女兒也沒給咱老李家丟臉,是不?你媽在天之靈也覺安慰了。”父親說得很慢,似是感慨良多。
“爸,大過年的,說這些幹嘛啊”想起早逝的母親,我心下也不禁黯然。
“嗨,我這不是憶苦思甜嘛!”父親哂道,“所以啊,我現在對你其他都不擔心,就這一件,盼著我女兒能有個好歸宿。你這一個人漂泊在外的,多個人照顧你,爸爸才放心;爸爸老了,哪能守著你一輩子?早點見你成家,我也算功德圓滿了。”
“說什麼呢爸,你哪兒老了,看你現在這身板兒,人家從後面看著都說你是我哥!”
“臭丫頭,沒大沒小”父親點著我腦門笑道,“真會哄你爸開心,行,我不老,我不老,就算真老了也人老心不老,行了吧?”
我“噗嗤”笑出聲來,挽著父親的手卻更緊了。天色昏暗下來,小區裡的燈光漸次亮起,灑下融融暖意,每一扇窗戶後都有一個等待與團圓的故事,和著鍋碗瓢盆的叮噹聲,仿若一支美妙的交響曲,奏出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喜怒哀樂。
開啟家門,桌上已擺好了我最喜歡的飯菜,我開心地放下行李,和父親一道坐在桌前。雖說不是大年三十,但也算一頓團圓飯,按照慣例我們都會為母親多添一副碗筷,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圍坐一桌吃飯聊天的場景。
我鼻子微微一酸,裝作低頭添飯掩過,父親卻夾了一支雞腿放到我碗裡笑道,“來,玥兒,還是像你小時候,過年要吃雞腿”
我抬起頭燦然一笑,“爸,每年都記著吶,我現在都二十多了,不再是小時候啦”
“那又怎樣,就算你七老八十在父母眼裡不都是小孩子?”父親佯怒道,“快吃快吃,反正一隻雞兩條腿,咱們一人一支,管夠。”
父親開心,我也不再推辭,又把盤裡剩下的那支雞腿夾到他碗裡,兩人一同高高興興吃起飯來。
“對了,玥兒,明天隨爸爸去和你趙叔他們一家一起吃個飯。”
我嚥下一口菜,問道,“趙叔?哪個趙叔?”
“嘿,你這小妮子,趙叔都不知道啦,我們原來住的那院子裡的,以前和爸一個單位,後來他們家搬走了。你小時候經常到他們家玩呢,他家那小子,叫什麼來著,哦,趙志強吧,小時候你們不總一起去捉魚逮蝌蚪什麼的。”
“哦,他啊”,父親一說我想起來了,“知道知道,那趙志強小時候可靦腆了,總跟在我們後面跑,膽特小,話也少,一點都不像個男孩子。他是不是比我小啊?”
“哪有,人家和你一年的,人現在可不一樣了啊,聽說大學讀的軍校,和你同一屆呢,現在分到部隊上呢。”
“哦”我答應一聲,不置可否,“咦,爸,你們怎麼聯絡上的?明天有什麼事兒嗎,還要一起吃飯?”
“什麼叫怎麼聯絡上啊?我和你趙叔一直都有聯絡啊,電話都留著吶。沒什麼事兒,不就新年兩家人一起聚聚嘛!”
“爸,我能不能不去啊?你知道,我不太喜歡和你那些朋友一起吃飯”我咬著筷子討好道。
“為啥?我的朋友哪裡招你惹你了?”
“不是啊,爸,你們都是革命戰友,當然有說不完的話啊,我就一小孩子,就是,就是沒多少共同語言嘛,悶得慌”我扭扭捏捏道,“而且和你們這些長輩吃飯,我覺得拘得很,飯都吃不飽。”我搖著父親的手臂撒嬌道,“爸,我不去嘛好不好?”
“不行,我堅決不同意。”父親一把打掉我的手道,“咱們是兩家人吃飯,人家一家三口都來,你不去,我一個人去,我一個人對人家三口人,像個什麼樣,且不說禮數,就這人數看著都怪。再說了,人趙志強也要來,我們老頭老太說我們的,你們年輕人說你們的,哪兒悶啦?總之,我已經和你趙叔他們約好了,必須去啊你!”
父親這一說,我自知逃避無望,刨了幾口飯,突然像醒悟了什麼似的,轉頭對父親道,“爸!你該不會是在給我安排相親吧?!”
父親被我說中,“嘿嘿”乾笑兩聲道,“你知道也行,心裡有個準備,明天給我表現好點兒啊,別給咱老李家丟臉,聽到沒?”
“爸!我不是說了我還不想結婚嘛!”果然被我猜中,我頓覺洩氣。
“哎呀,女兒,之前爸不是跟你說清楚了嘛,我也不是要讓你馬上嫁出去。只是你現在到了這個年齡了,該考慮這方面的事兒了。多認識幾個人,有合適的處處,不合適就當多個朋友也不會錯啊。而且你趙叔一家人挺好,咱們知根知底,雙方父母都放心,聽說人趙志強也在C市呢,平時多少有個照應不是?”父親一邊點著盤子,一邊娓娓勸道。
我明白父親說得沒錯,對於走入社會的我們而言,談婚論嫁是如何也迴避不了的問題。我們的父母,無論什麼樣的家庭,在這一點上,都會極默契地達成高度一致,千方百計為我們製造一場又一場或正式或偶遇的見面,然後為每一場會面的結果開心著或是揪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