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在投訴和反饋兩個按鍵中徘徊,最終選擇了後者。
畢竟她這會不知道時管局的立場,也不確定系統在離開這個位面後,是否還會收到這裡的訊息……先給自己留條方便解釋的後路吧。
淩穗歲思考片刻,提交了“關於嫂子系統成就圖鑒內容無法檢視”的bug報告。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等待結果了。
三天後,淩穗歲沒有等到回歸的系統,倒是等到了來自時管局的語音通話。
話說,她繫結系統也有十幾年了,還是第一次用到這種線上互動功能呢。
淩穗歲不確定和她通話的物件是ai還是真人,或者是其它智慧生物,但她很慶幸對方會說中文——或許這是時管局自帶的翻譯?
時管局的效率比她設想中還要高,以她所在位面的時間來算,對方在三天內就查出了系統的問題,並在通話中向她說明情況。
淩穗歲的猜想並沒有錯,她繫結的系統確實分為“系統意識”和“系統框架”兩個部分,不過在時管局裡,這些意識被稱為員工,還有正式的編號。
淩穗歲:【我從來沒有聽系統說過它的編號。】
對面似乎冷笑了一聲:【它做了那麼多違規的事情,當然不敢告訴你這些。】
在知道系統犯了哪些錯之前,淩穗歲先得知了原系統框架的執行規則。
時管局之所以經營著這麼多系統,就是想透過宿主,在各個時空收集“影響力”的資料——具體說法比較複雜,這是淩穗歲理解後的簡化版本。
這些資料被收集走之後,時管局能獲得收益,而宿主本人不會有任何損失,大概就是原文件被複制了一遍?
而作為“系統意識”的員工,同樣需要這些資料,它們可以從宿主的“影響力”裡面賺到提成。
所以,按照正常邏輯,系統一定會不遺餘力幫助宿主,提高宿主在本世界的影響力。既然系統框架是演員養成,系統就要督促宿主努力演戲,早日成為時代巨星。
但系統偏偏沒這麼做——從一開始,它就想忽悠淩穗歲把道具用在其他人身上。
排除系統想要做慈善的可能,那結果就很明顯了,這麼做能給它帶來更大的利益。
難道……
淩穗歲心中有了猜測:【系統在我身上賺宿主的影響力分成,但如果把道具用在其他人身上,産生的影響力資料……你們是不是檢測不到?】
對面回答:【只要追根溯源,肯定能查到,但以時管局的業務繁忙程度,除非有重大資料波動,否則不會檢測得那麼仔細。】
什麼叫重大資料波動呢?如果淩穗歲當上x國總統,發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讓人類文明水平退回到青銅時代,那時管局肯定要派專員過來盯著。
對比之下,她在文娛界的影響力,確實稱得上小打小鬧,也就給了系統鑽空子的機會。
所以,“嫂子系統”是假的,那只是系統編出來欺騙她的話術;成就圖鑒和獎勵是假的,好感值獎勵也是假的,那都是系統自掏腰包,想要“放長線釣大魚”。
但系統也沒想到,淩穗歲只吃魚食不咬鈎,好處一點不落下,幫忙辦事卻門都沒有。
淩穗歲忽然想起什麼,問道:【所以,好感度數值是它隨便編出來的嗎?】
【那倒不是。】對方回答,【你可以理解為……它在系統框架裡安裝了新的小外掛,從別的地方弄來的。】
淩穗歲在心裡順了一遍,確認對方說的和她之前得到的資訊都能對上。
包括於家興……時管局想要的是“影響力”,那就不會區分被喜愛或被討厭。
她不禁想,於家興肆無忌憚地使用道具,他的系統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它會提醒,還是默不作聲,或者幹脆把他當一次性耗材,先撈到短期影響力資料再說,等他失敗了就另找宿主嗎?
人人都想當主角,可是系統也有自己的算盤啊。
因為淩穗歲的道具從來沒在“男主”身上用過,而且也很少對著具體的人使用,所以系統想透過這種方式廣撒網,賺外快的美夢還是破滅了。
它這麼多年賴著不走,完全是因為淩穗歲非常爭氣。她領了簽到積分,用著系統自習室,系統覺得她這邊的正規影響力提成也很吸引人,只是始終沒有放棄過其它想法。
但現在它的違規行為被發現了,那提成當然要全部扣光,還要面臨時管局的巨額索賠。
——它在淩穗歲身上的欺騙行為沒有成功,但有幾個宿主被它騙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