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第1/2頁)

第390章

《易如反掌》映後反饋

《易如反掌》上映三天,度過首個週末後,票房情況確實符合淩穗歲的預測。

按照這個情況,光是內地票房,就已經足夠讓片方收回成本,還有不小的盈利空間。之後再去其它國家和地區發行上映,以及出售線上播放版權,基本就是純賺。

有網友列舉了她出道以來的所有作品,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只要是她主演的,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就沒有虧本選項,無非是賺多和賺少的區別。

有同行酸溜溜地說,全內娛——甚至還有好萊塢在內,都把最好的資源送到她面前,任她挑選。好劇本和好專案都是她先挑,她看不上的其他人才有機會。

最好的劇本,最好的班底,最好的演員。按照這種掐尖法,淩穗歲的作品會翻車才叫意外吧。

這話被有心人傳出去,雖然在傳播過程中隱去了發言者的具體姓名,只說某明星,但還是在網際網路上掀起了一波討論熱潮。

有人贊同,說過於傾斜的資源在把淩穗歲捧上神壇的過程中,也搶奪了其他演員的機會;也有人覺得這純粹是酸話,如何界定“似的,分出天靈地寶的等級嗎?

難道,淩穗歲演好的作品就叫頂級資源,你家演砸了的就是“小成本”、“低配置”?嚴思菱是新人,唐冰是第一次以導演的身份去歐三,裴學海這幾年也拍了新作品,怎麼表現就是不如《大俠無憂》呢?

說什麼資源過於傾斜……淩穗歲每年才拍多少部戲啊。難道她拒絕過的劇本,以後就不開機,也不會找別人拍了嗎?

歲絲總結,人不行別怪路不平,拍不出好作品就暗戳戳抱怨歲皇把你們資源都搶了,有意思嗎?自己說出來不覺得離譜嗎?

即使退一萬步說,每年一部戲的頻率都能壟斷影視行業的所有好資源,那該反思的也絕對不是淩穗歲。

當然了,以上話題看似破具聲量,但本質上依然是少數人的討論。

要問大多數人的看法……大家壓根不關心資源傾不傾斜的,這和觀眾有什麼關系?觀眾只為自己的喜好買單。

作為觀眾之一,荊心怡對著備忘錄卡了三天,《易如反掌》的影評斷斷續續寫了又刪。

隨便寫點感想當然很容易,但想要在影評賽道脫穎而出,吸引到淩穗歲和其他人的注意,就不是靠明星光環,找營銷號推熱搜能做到的。

對於網上——或者說侷限於某幾個小組的議論,荊心怡連切小號吃瓜的興趣都沒有。

為了自己的鐵粉人設,她早就將淩穗歲的事業發展歷程銘記於心,每個節點都拿出來反複研究過。

要是真有人覺得,淩穗歲的每張好牌從開始就是好的,或者全都來自“老天的饋贈”,她就是運氣這麼好的天選之女,那這人就抱著自欺欺人的念頭過一輩子算了。

反正,這種人註定走不到能影響淩穗歲的高度,沒人在意ta怎麼想。

至於最開始說酸話的同行,這陣子會不會膽戰心驚,擔心被淩穗歲查出來輿論源頭……就更加不在荊心怡的考慮範圍內了。

她這會,正在網際網路上搜集《易如反掌》的影評,給自己多找點靈感。

【分享一個佈景上的細節!錢蘭租的單間裡,擺放了不少大牌護膚品和化妝品,衣櫃裡還有個蔻馳的包。這不算特別貴的東西,但結合錢蘭的居住條件,和交換身份後沈蕙能支配的屬於錢蘭的餘額,就能說明她其實是有消費主義傾向的。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塑造,給錢蘭增加一些真實的,立體的特點,其實是增加了她在這部影片裡的存在感和分量,讓她成為一個不那麼完美的“遊戲受害者”,不然易如反掌就很容易變成沈蕙的變形記soo,錢蘭只是為她提供契機的工具人。】

【易如反掌有很多精彩的名場面,我最喜歡的是沈錢初見。這場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是我的三刷動力。

先從拍攝手法上說,導演的打光就非常偏心沈蕙。兩個角色面對面坐著,錢蘭那邊有點暗,而沈蕙的頭發絲都在發光。

注意,這裡我們看到的鏡頭語言,就是兩人眼中彼此的樣子。

視覺會帶給人心理暗示,面對這樣的沈蕙,再結合兩人的身份差距,錢蘭很自然就會覺得自己矮她一頭。那麼沈蕙呢,她心裡會有優越感嗎?

我覺得是沒有,因為優越感是一種建立在對比之上的情緒,而沈蕙的傲慢程度已經是next eve,她不會拿自己和錢蘭對比。

沈蕙看向鏡頭的眼神,是觀眾在錢蘭的角度感受她的注視。

這裡淩穗歲演的特別好,輕視是很容易被察覺的情緒,但她看錢蘭時非常認真。而這種認真並不意味著她的尊重,她在打量,在審判,在評估對面的價值。

她看的很認真,想的也很認真,錢蘭可以是值得她留意的商品,股票,投資專案,但肯定不是和她平等的“人”。

最新小說: 異次元遊戲開發商 棄女當家,富貴讓極品羨慕不來 火影裡的全職獵人 某黑科技的時空穿梭 艦娘之火力提督 從西漢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時空位面大穿梭 鬼上身之極品冥妻 大唐:開局為李二獻上避坑指南 掠奪諸天 同窗生活 轉世成公主 網遊之超神殿堂 團子家族之幻想 被我渣過的陰間男主反穿開盒了 [咒回]鬼神的新娘 龍珠之超越極限 夢貘王 世子為何如此作死 主母被聽心聲,滿門炮灰擺爛吃瓜